我在镇江南山风景区遇到一位女子,惊为天人。
十年前,我是一个背着双肩包,行走山海间的闲散之人。镇江出现在我的旅行计划中是因为辛弃疾的那阙北固楼怀古。
一个人坐船过了江,便到了镇江。在金山寺看了法海洞,站在山顶,云天一色,空明清灵,法海与白娘子是世间的故事,要能参透,也就明了因果。
出了金山寺山门,坐着公交车便去了北固山,登至北固楼上,远眺长江,烟波浩荡,只觉得天地之大,我之渺小如微尘。
晚上,又去看了西津古渡,徘徊蹒跚于旧巷古街,灯火如织,鱼龙光舞,若是稼轩能够看到,想必他的心也该能够平复几分吧。
盛世欢颜,景平春和,生于此世,何等之幸。
夜晚回到酒店,坐在大堂跟前台闲聊。说了这几天在扬州和镇江的经历,盛赞这江南风物之好。前台告诉我,镇江还有一个去处,有山有水,有亭台楼宇,还有古朴的建筑。我有了兴致。
我是个好古的人,喜欢探寻旧宅老物。
前台便说那是镇江人才知晓的一个去处,镇江人都比作自己的后花园。我的兴致更高,前台告诉我是镇江的南山。
次日早起,坐上公交车,我便去了南山。至山脚,下了公交车,便沿山路一路向上而行。
山路亦是平坦,有石阶可行。路两侧均是青山,长满了翠竹。这翠竹高高入了云端,我一个北方人,很是难得一见。便放慢脚步,一边看竹,一边听着流水溪声。
走不远,便见竹上挂有一个木牌,上写着“请勿挖竹笋”。早上我在酒店附近的早市闲逛,见有卖新鲜竹笋的,价格便宜的不可置信。看到这个牌子才明白过来,原来在北方我的老家,当成上等食材的竹笋,在此地不过是寻常之物,伸手可及,触手可采。
竹林清幽,有鸟声传来,更显得雅致。
走约有半个时辰,便至一处古寺山门。整理一番衣服,将心神稍定,迈过门槛,便入了寺内。
这是一处大寺,依山而建,灰瓦黄墙,沿着山势次第向上。
我虽非释门中人,但到了此地,亦是感觉心中安宁,缓步恭行,不敢高声语。
循石阶向上,过了前殿,到了中堂。自中堂右侧绕了过去,又有一处大殿出现在眼前,更加的巍峨庄严,梵音阵阵,香气袅袅,果真是一处名刹。
出了正殿,见一旁有处台阶,便坐了下去。拿出水瓶,喝口水,稍作休息。
这时我却见不远处有位女子,这一看,便惊为天人了。
那女子有约一米六的身高,苗条如青竹一般,着一身青衣,清风缕缕,那女子的衣摆随风轻起,如细柳垂湖,更若彩蝶戏花。
女子身前立有一个自拍杆,那女子举玉手,摇身影,摆长腿,晃身形。青衣罗衫,盘发绕头,衣带轻舞,玉骨冰肌,花容月貌。
体若秋水,肤若凝脂。神似月桂,声若黄鹂。
天人一般。
那女子片刻之后,收起自拍杆,提在手中,缓步沿着台阶向上而来。待走得近了,看到的是一张明眸皓月一般的出尘的面容。
恍惚之间,身影相错,玉兰阵阵,花香袭人。一时间我竟然恍惚不知身在何处。难道回到了那个连风中都飘满了诗酒风华的大宋?回到了稼轩曾说过的“眉若青山含黛色,眼若水波月影摇”的大宋吗?
一时看的呆了。
那女子登上石阶,沿路向上而行。直至走过一处亭台,消失不见。
我遂起身,亦是沿石阶向上。虽知可遇不可求,但心里亦是期待能够再遇到那位女子。
只是南山清幽,云海深处,不知那女子归于何地。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