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岗的火石、溶洞早就有记载,早在明代就发现了这里的神奇之处,府县志的这条记载,并为数#读史笔记#地理志书所转载。
因此处地表浅层属于“火石”即硅质燧石积聚地,简单点说就是五六十年代物资缺乏的时候,人们就是用这种火石引火做饭、吸烟的,现在的打火机也是用这种火石引火的。听老年村民说,他们原来也在这儿捡过打火石。据邢台府县志记载:火石岗上“周围百步”的范围,如果使用铁器工具去开挖,就会“掘之火出”,即就会出现冒火的现象,火石岗的名字,也是来源于此。
再说火石岗下面的溶洞,府县志记载:明代时就发现在溶洞的地表,“人马上行,轰轰有声”。彼时,万历知县朱诰为了解决这里的旱情,打算在这里凿一口水井,可挖至三十丈的时候,发现一个石洞,满洞都是好像灵芝一样的石花,就是现在所说的钟乳石。
当时朱知县就把这口井称为“圣井”。因为怕得罪神灵,于是就赶紧停工,报陛给朝廷待旨请处。
古井溶洞沉寂数百年,1966年春节时,村里老井重挖,挖至十五丈深,就发现了二尺长的钟乳石,因安全问题无法解决,只好停工。
朱诰知县曾感慨的说:“若石岗圣井者,流而地閟bi,其灵今有,待而开闢乎?良足异矣!”看来,现在升平之世,溶洞的开发已经是时候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