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巴山的晨雾轻吻千亩雪白的李花,当智能机器人在百年梨树下讲述古老村落的故事,当“薅草锣鼓”在生机勃勃的茶树间重新敲响时代节奏——万源,这座深藏于大巴山腹地的城市,正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姿态,递出一张惊艳全国的文旅新名片。
立足大巴山深处的生态优势、红色底蕴和富硒特色,“巴山画屏・红城万源”特色旅游品牌持续生辉。2025年上半年,当地接待游客365.68万人次,同比增长14.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15%,彰显了万源市持续增强的旅游吸引力。
清凉山水激活文旅新潮汐
入夏以来,当省内多地在40℃高温线徘徊时,万源市正以巴山深处的清凉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避暑,掀起今夏最火热的避暑浪潮。
沿着鱼泉山的道路溯源而上,重重叠叠的森林织就出一顶天然遮阳网。从达州市主城区赶来的周培军一家人,挤在溪边岩石下,一边拿出手机查看城里37℃的高温,一边踩进冰凉的潺潺溪水中,感受着20℃的凉爽,“这里和城里简直是两个世界,晚上睡觉都还要盖被子!”
这样的清凉诱惑,也让鱼泉山景区本月游客接待量突破1.2万人次,周边的民宿、农家乐更是一房难求,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
龙潭河漂流。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龙潭河景区“大巴山第一漂流”也迎来了一批批挑战者。成都大学生王磊和同学们抓紧橡皮筏绳索,刚刚在激流区失声惊叫,转眼又在缓流区加入泼水嬉戏,一路上还饱览了“十里画廊”的俊逸奇峰。“河水拍上来透心凉,每漂一段都有新惊喜,比想象中有趣多了。”尽管全身已经湿透,但每个人都对这趟水上之旅赞不绝口。
龙潭河漂流带来的清凉意犹未尽,转眼而来的便是八台山上更清冽的夜风,夏季平均20℃的凉爽温度正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八方游客。7月以来,八台山七台星空露营基地还化身为露天狂欢场,乐队演出、啤酒大赛、西瓜比赛等轮番上演,激情的旋律响彻2348米的高山之巅!
“白天穿外套观云海,晚上裹毯子看演出,这里的夏天太不真实了。”从陕西赶来的游客赵申和一家感叹道。据了解,八台山上的狂欢活动将一直持续至8月底,每周五、周六八台山都会准时点燃篝火、奏响摇滚旋律,为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沉浸式游玩体验,打造集避暑、娱乐、体验于一体的夏日旅游胜地。
为进一步精塑清凉旅游品牌,厚植文旅发展根基,今年以来,万源市围绕重点景区提档升级持续发力,邀请省级专家为龙潭河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度假区出谋划策,启动八台山景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步游道等设施的提升建设,以及推动鱼泉山特色民宿地勘、设计稳步开展。
氤氲茶香绘就乡村新底色
在固军镇三清庙村的茶山间,采茶人腰间竹篓的沙沙声与游客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如果说清凉山水是夏日的旋律,那么茶香便是万源这片土地四季流淌的韵律。立足“中国富硒茶之乡”的天然茶韵,万源将一片茶叶的故事,书写成了文旅融合发展的诗篇。
云雾缭绕中,固军镇三清庙村巴山云海景区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茶韵长卷,构建起了“观光—采摘—制茶—展演—品鉴”全链条体验项目。游客漫步于层叠的翠绿茶园,亲手参与采青、杀青、揉捻等传统工序,透过一碗琥珀色的茶汤沉浸式感受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亲手把鲜叶变成茶叶的过程太奇妙了!”重庆游客林薇在体验完后感叹。这种深度参与式的文旅体验每年都能带动上万人次游客造访,还催生出了10余家民宿和农家乐,每年创造旅游收入过百万元。“现在我们采茶旁边经常围着拍照的游客,茶香就是我们的幸福味。”采茶工人游大爷表示。
八台山观云海日出。
三清庙村还以茶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观光旅游为中心,以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全方位打造茶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采取茶叶产业与研学文化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将文化传承与现代农业产业相结合。
除此之外,当地还通过举办特色茶文化节等活动,大力弘扬茶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将传统茶文化融入民宿聚落、山地体旅、康养中心、农事体验等旅游观光项目中,推动传统农业向农文旅融合发展转变。
三清庙村上演的茶旅故事仅是万源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发展思路的引领下,万源市奋力推动茶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通过一片绿叶成功串起了从田间到舌尖、从生产到文化、从体验到消费的转化链,让指尖茶香成为广大游客最为难忘的万源记忆。
活力赛事点燃发展新引擎
当体育赛事与自然风光激情碰撞,一场体育与经济、文化的深度交融正式开启。今年上半年,八台山的险峰与龙潭河的碧波,接连成为“体育+文旅”创新融合的重要载体,有力拉动周边住宿、餐饮及文旅消费,也彰显了体育赛事强大的引流能力。
2025年上半年成功举办的“体旅无界·户外盛源”四川省最美绿道徒步赛(万源站),成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名健儿同场竞技。选手们以游客中心为起点,穿行于龙潭河景区核心地带,沿途青山与碧水相映成趣,既考验选手体能又能饱览峡谷风景,让大家在运动中感受“一步一景”的诗意。
“龙潭河确实很凉爽。这趟过来既是比赛又是旅游,没有白来。”尽管大部分参赛选手们最终未能获得名次,但在这趟旅程中他们也目睹了不一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成为了万源文旅最好的宣传者。
龙潭河漂流。
本次赛事还特别设置了农特产品体验鉴赏等元素,旧院黑鸡、天麻等多种“万源珍品”依次亮相,通过现场烹饪、美食品鉴等互动形式,一碗碗旧院黑鸡汤、一份份麻辣黑鸡,让参赛选手在运动之余品味万源市“五彩”农特产品的醇香鲜美,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超300万元,构建起了“一赛多赢”的文体旅深度融合格局。
此外,今年上半年,万源市“八台山景区杯”川陕渝业余羽毛球邀请赛首次引入“赛事+景区门票”联票机制,参赛选手凭赛事证件可享八台山门票五折优惠,成功转化游客8000余人次;全域累计举办非遗文艺展演、农耕趣味运动会、茶文化节等文体旅融合活动16场,直接参与人数10万余人,间接拉动旅游消费2000万元。
从高山溪流到富硒茶园,从特色乡村到竞技赛场,万源市以“文旅+”作为绿水青山价值转化的高速引擎,实现了农文体旅的深度相融,奏响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华彩乐章,更书写出了“巴山画屏・红城万源”特色旅游品牌的崭新篇章。
达州融媒记者:冯津榕 特约记者:马发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