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全境在北回归线以南。县界东接隆安县、平果市,南邻大新县,西接靖西市,西北靠德保县,北接田东县。天等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绝大部分为低山、高丘地形,山地中大部分是岩溶地貌,是典型的大石山区,被列为国家连片开发“滇桂黔”石漠化综合治理片区。境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有风景名胜30多处,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天等流连驻足31天,用近两万字的游记记载天等独特的自然风光,形容天等风光为“西来第一,无以易此”。天等县是全国四大冶金用锰基地之一。指天椒、苦丁茶、八角等农副产品遐迩闻名,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知名度。#广西#
历史沿革
等县在秦朝时为象郡辖地。汉代至三国属郁林郡,晋及南朝属晋兴郡,隋至唐代属郁林郡。宋朝时,县境内置羁縻龙英、结安峒和全茗、茗盈、镇远、向武、都康、上映、怀化州。向武、都康、上映州属广南西路邕州横山寨(治所在今田东县),余属邕州太平寨。元朝,龙英峒改为龙英州,原结安峒改置结安州、佶伦州、都结州,怀化州改为上怀恩州,余各州沿袭。向武、都康州属邕州田州路(治所在今田阳县),上映州属镇安路,余各州属太平路。明朝,废上怀恩州,余各土州沿袭。清朝,各州沿袭。1916年9月,龙英、全茗、茗盈三土州合并为龙茗县,镇远、结安、佶伦、都结四土州合并为镇结县;1917年,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合并为向都县。龙茗、镇结县属镇南道,向都县属田南道,3县后属天保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镇结、龙茗、向都三县分属武鸣、龙州、百色专区。1951年6月,镇结县与向都县合并为镇向县,9月,镇向县、龙茗县合并为镇都县,县治添等镇。1957年4月,改名为天等县,添等镇亦改名为天等镇。1958年12月,天等县、大新县并为新英县,后改为龙茗县。1959年5月撤销龙茗县,恢复天等县、大新县,属南宁专区(1970年改为南宁地区),2003年7月属广西崇左市。
行政区划
镇结县民国22年(1933年)分15乡167村(街)。
结安乡1街10村结安、平南、沙角、文秀、饼蒙、布岭、独山、阑干、林立、良好、笔耕。
驮堪乡1街10村驮堪、雍仁、静南、果村、王道、陇念、三民、七贤、爱拯、坛沙、五权。
南岭乡1街9村南岭、绿罗、双鲤、兆丰、启新、康物、孔雅、民族、民权、民生。
凤坡乡1街14村县城、翠山、巴易、石牌、福州、寿长、凤坡、弄凤、榄村、铣村、亭辽、弄敏、禄隆、元内、元外。
古洞乡12村同乐、古洞、龙马、东兴、逊让、极隆、孔孟、同怀、玉辇、普郁、留奇、民雅。
都结乡1街12村都结、睦仁、安仁、慕尧、农林、达利、上显、邓养、巧雕、占整、淑山、生龙、欧里。
南天乡9村坛央、陇荷、品茶、孟养、道彰、陇布、挑源、隆黎、天南。
生坡乡1街10村上流、望雍、雅杰、古显、都汪、古先、康旺、墨兰、生坡、怀邦、陇礼。
陆连乡10村古亭、陆礼、天立、连怀、茴荷、嘉吉、宾楼、汤那、休隆、吉洞。
乐庄乡13村乐庄、曹村、咸力、略模、庚辛、礼兴、硕爱、党朋、时华、平迷、厢光、蓬莱、荫宁。
大隆乡15村立岑、荣旺、道耀、大隆、向善、八秀、古来、黎峨、古温、坡平、南极、越梯、隆伏、葛黄、龙蟠。
旧州乡1街10村旧州、高槐、兰村、三乐。仁里、爱村、寻朋、荣显、养容、净平、集梨。
镇远乡1街8村镇远、巴发、拱振、经训、容正、下州、巴美、怀农、勇敢。
利益乡8村利益、永平、共和、乐团、五族、下念、冬裕、乐育。
古寿乡9村古寿、美彰、持禄、江梅、玲陇、上造、下造、中造、文雅。
30年前后分8乡凤安(原凤坡、结安和旧州)、驮堪(原驮堪和南岭)、南坡(原天南和生坡)、同乐(原古洞)、都结(原都结和乐庄)、镇远(原镇远、利益和古寿)、陆连、大隆。村也由小村并为大村,资料缺。
1950年1月至3月,沿袭辖8乡;1950年4月至1951年6月,辖驮堪、镇远、都结、大隆4区。
向都县民国22年分16乡167村(街)。
中和乡16村街上和、下睦、东胜、北宁、坡祥、竹明、栋沙、启龙、卜兰、宗乃、嘉乐、供久、大汉、元利、伏旺、陇托。
永宁乡1街11村凝圩、洞干、利和、隆平、巴吉、永宁、罗马、坡林、东眉、江仪、台香、熙朝。
把荷乡1街14村把荷、塘贝、多兰、乐伦、巴仲、伏兰、丰龙、疏亮、新吉、怀仙、育黎、罗安、万和、那多、禄微。
洞平乡1街11村四洞、驮汉、平究、班造、那漫、那马、驮念、陇变、南贯、布暮、龙宁、南平。
甘茶乡1街9村甘茶、洞巴、巴考、僚坤、坛律、注定、陇贯、那禄、县义、崖板。
都康乡1街9村都康、宏新、龙古、百彩、教惠、龙潭、上锦、逐微、永隆、多伦。
上映1街10村上映、美容、桃园、怀永、平旦、牌典、密亮、夏锦、弄末、布江、腾温。
三洞乡9村必乐、卜塘、迎信、踏龙、尧江、太平、感足、廷念、廷罗。
龙力乡9村安保、龙眉、龙力、百陇、山意、陇店、陇黎、陇茗、隆祥。
镇定乡10村朔康、百利、都苍、福禄、那巴、壁合、皮龙、把力、崇仁、逐旺。
江城乡12村江城、晚固、那邡、建衍、蒙达、桑洞、诺洞、果那、坡柳、白云、美荷、时林。巴麻乡7村巴麻、绿桑、坡黎、聊供、架隆、绿塘、百迷。
古桃乡10村龙敏、山荡、布柳、多潭、伏夺、伏德、巴把、里信、显布、鲁营。嘉平乡8村洞林、马烈、连锦、佩旦、嘉平、江朗、赛村、原庄。
廿洞乡9村里定、亚纳、元合、依美、焕村、贵村、祥象、纳宝、福赖。
石龙乡9村陇陋、陇管、陇耍、陇秾、陇黎、龙双。
30年前后分12乡:中和、三洞、永隆(原永宁和龙力)、把荷、洞平(原洞平和石龙)、都康、古桃、上映(原上映和嘉平)、甘洞(原甘洞和镇定)、甘茶、江城、巴麻。
1950年1月至4月分13乡:中和、东平(原洞平)、龙坡(原洞平)、江城、巴麻、甘茶、三洞、上映、把荷、古桃、都康、永隆、甘洞。
1950年5月至1951年4月分第一区(东平)、第二区(甘茶)、第三区(上映)、第四区(都康)。
龙茗县民国22年分11乡117村(街)。
龙英乡10村街民权、民主、东城、南来、西顾、西就、北河、北江、北中、北城。
福隆乡8村福农、福宏、典村、苗村、高隆、种茶、万光、汉洞。
顿周乡14村龙江、降班、温孟、桥瑞、墨光、顿周、上湖、下湖、社隆、岸角、郭村、耸洞、庚禄、七星。
全茗乡11村街全茗、周贡、康贡、隆恩、恒怀、政教、俊满、毅干、南网、小山、富乐。
茗盈乡10村茗盈、灵鳖、尧扑、荞苗、和爱、达远、令村、配偶、茗旺、堪怀。
大隆乡10村胜马、念家、江底、奉禄、加意、应村、征兵、母村、朗明、龙啸。
桥皮乡12村望城、宁和、镇龙、益旺、霞飞、拔山、荐桥、教民、怀国、耀武、梅岭、士林。
添等乡13村街镇南、新西、中山、太平、孔林、百龙、会融、丽川、洪山、新民、盛典、龙洞、明亮。
荣华乡10村稻香、新营、宏魁、礼表、龙马、四维、秀山、中平、佑光、丽水。
三加乡9村龙亮、显秀、福康、巴苗、锥村、镇村、理和、江岸、山架。
粮茗乡10村嵩山、黎亮、选解、北派、教农、乐园、福宁、叩韵、救汉、好砚。
30年前后分12乡:龙英、福隆、三加、秾茗、复兴、全茗、茗盈、大隆、桥皮、添等(镇)、荣华、小山。
1950年1月至1951年8月沿袭辖12乡。
1951年6月至8月,镇向县辖第一至第八区。1951年9月,镇都县设11区130乡。
第一(添等)区18乡添等(镇)、丽川、洪山、百灵、四维、稻香、宏魁、母村、朗明、大隆、应村、盛典、荣华、士民、桥皮。
第二(都康)区11乡隆祥、洞干、黎明、台利、宏新、逐微、教惠、把孔、显布、伏德、布柳。
第三(耿堪)区12乡驮堪、平安、秀令、独山、果念、丰禄、启新、孔民、贤民、旧州、爱乐、爱权。
第四(龙茗)区9乡小山、江南、胜马、龙桥、龙英、东南、西北、荐和、拔城。
第五(福隆)区7乡福新、种典、万秀、康苗、秾茗、黎亮、福宁。
第六(全茗)区8乡茗盈、星角、星湖、禄岸、迎新、意满、外三、内三。
第七(镇结)区11乡镇城、福乐、民元、龙凤、和平、利益、镇发、岩造、政州、三江、饼龙。
第八(向都)区14乡中和、汉洞、定明、乐久、祥龙、乐塘、平龙、迎尧、平贯、安坡、那造、双美、廷南、丰马。
第九(上映)区17乡永平、佩光、上美、连加、广原、亮锦、温庄、巴旺、福宝、亚祥、贵合、福利、怀安、吉兰、把乐、多禄、兰果。
第十(甘茶)区10乡洞茶、坤禄、贵律、新板、果林、桑洞、聊城、印禄、建达、麻城。
第十一(都结)区16乡仁结、林利、邓显、三乐、爱华、礼明、兴隆、玉洞、普权、龙民、乐奇、吉隆、陆隆、茴梨、荣明、平养。
1952年10月调整为12区158乡,新增第十二(东平)区。
1953年6月全茗、甘茶、都结区分别划入大新、田东、隆安县后,调整为9区:一区(添等)、二区(都康)、三区(驮堪)、四区(龙茗)、五区(福隆)、六区(东平)、七区(镇结)、八区(向都)、九区(上映)112乡。
1955年7月至1957年为9区113乡(高级社)。
1958年3月撤区、小乡,分28大乡:天等、大隆、荣华、都康、宁干、伏德、多信、驮堪、独山、启新、龙茗、小山、桥皮、福新、松山、救汉、江岸、东平、平贯、镇结、镇远、高州、中和、平尧、贵合、上映、广联、把荷,386社。8月,分9公社(大公社):天等、龙盛、都康、驮堪、龙茗、东平、进结、向都、上映。
1959年5月至12月分28公社(小公社):天等、大隆、桥皮、荣华、宁干、都康、多信、伏德、驮堪、独山、启新、龙茗、小山、福新、松山、江岸、救汉、东平、平贯、进结、进远、高州、中和、太平、金洞、上映、广元、把荷。1961年6月至1962年7月,调整为5区:驮堪、龙茗、进结、向都、上映。驮堪区辖驮堪、独山、启新3公社。龙茗区辖龙茗、小山、松山、救汉、福新、江岸6公社。进结区辖进结、高州、杰流、进远、东平5公社。向都区辖向都、太平、金洞3公社。上映区辖上映、广联、把荷3公社。天等、大隆、桥皮、都康、多信、宁干、伏德、荣华8公社为县直辖社。
1961年12月撤区。
1962年7月至1965年为10区:天等、都康、驮堪、龙茗、福新、东平、进结、向都、上映、把荷。
1965年5月至1968年12月为10区1镇(天等镇)。
1968年12月至1970年6月为10公社(区改为公社)1镇。
1970年6月至1980年4月为10公社,天等镇降为大队,属天等公社。
1980年5月,天等镇升为公社一级行政单位,全县共11公社(镇),119大队。
1984年9月,政社分开,重置乡、村,全县13乡(镇),123村,1321屯。
2014年辖天等镇、龙茗镇、进结镇、向都镇4个镇和都康乡、宁干乡、驮堪乡、福新乡、东平乡、进远乡、上映乡、把荷乡、小山乡9个乡,有124个村街(社区),1310个自然屯,9.89万农户。县域总面积2159.25km2,森林覆盖率45.11%。2008年人口总数4294万人,居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回族、满族、侗族7个民族,其中农业人口40.04万,占全县人口总数的93.25%。
2016年末辖6个镇7个乡116个村和8个社区1310个自然屯1879个村民小组。
2020年全县现辖天等镇、都康乡、宁干乡、驮堪乡、进结镇、进远乡、东平镇、向都镇、龙茗镇、小山乡、福新镇、上映乡、把荷乡等6个镇7个乡共124个行政村(居)民委,县城在天等镇。
2022年10月,天等县下辖6个镇、7个乡:天等镇、向都镇、龙茗镇、进结镇、东平镇、福新镇、把荷乡、都康乡、驮堪乡、进远乡、宁干乡、上映乡、小山乡。
目前全县辖6镇7乡,125个村(社区),1226个自然屯,总人口45万人,壮族人口占98%,是少数民族聚居县。
大美广西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