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自驾出游,开着车慢悠悠逛遍山河,累了就在路边支个灶,做点热乎饭——这日子想想就舒坦。说到户外做饭,柴油灶这两年挺受咱们退休族待见,但它到底好不好用?今儿就聊聊它的那些优点和缺点,给大伙儿做个参考。
先说说让人动心的地方,优点是真不少。
最实在的是燃料好搞。柴油这东西,沿途加油站基本都有,不用像用煤气灶那样到处找液化气站,也不用惦记着买专用露营燃料。就拿我那老伙计老张来说,他开床车游西北,一路上加油站随加随走,从没因为缺燃料啃过冷面包。而且像焱中美轮那种小炉子,还能混着煤油用,万一哪个偏远地方柴油不那么好买,也能对付着用,这点对咱们跑长途太重要了。
再就是扛造,适应力强。退休后自驾,哪儿都想去——冬天往东北看雪,夏天去青海湖边发呆,甚至爬爬海拔几千米的山。柴油灶在这方面真挺靠谱,比如比来孚那款,-40℃到45℃都能正常用,高原上也不“罢工”;Wallas 800D更厉害,冷到-20℃照样能启动,热效率还高,烧1升油能做两顿饭,长期用下来也省不少钱。咱们年纪大了,折腾不动娇气的东西,这种耐造的家伙才省心。
安全这块也得夸夸。咱们这岁数,用东西就怕出意外。好点的柴油灶设计得挺贴心:大多是无明火燃烧,风吹不着;有的带过热保护,万一灶面太烫会自动断油;像Wallas那种,炉面是微晶玻璃的,抗烧还防腐蚀,就算不小心溅上油也不怕坏。我邻居张哥用了两年,说从没出过啥小毛病,用着踏实。
当然了,柴油灶也不是没缺点,咱也得说道说道。
最明显的是有点“重”和“笨”。虽然有像焱中美轮那种小炉子,才0.66公斤,放背包里就行,但多数适合咱们床车、房车用的柴油灶,要么是集成在车里的抽拉款,要么带个厚重的炉架,搬上搬下对咱们来说还是有点费劲。
再就是柴油那股味儿。咱做饭讲究个心情,要是灶子一烧就飘出股柴油味,饭菜都带着点怪味,多影响食欲。而且存柴油得用专门的油桶,拧紧了还好,万一漏点,车里那味儿好几天散不去——这点对爱干净的阿姨们来说,可能得琢磨琢磨。
维护起来也得费点心思。不像煤气灶拧开就能用,柴油灶用久了,喷嘴容易积碳,得定期清理;油管也得常检查,怕漏油。我那老战友老王,前阵子灶子突然打不着火,后来才发现是喷嘴堵了,折腾半天找工具通,最后还是年轻小伙帮忙弄好的。对咱们不太懂机械的来说,这点确实有点麻烦。
还有就是价格和限制。好点的柴油灶,比如能在高原用的那种,动辄上千;便宜的几十块,但火力又不够稳。而且有些景区、营地不让用柴油灶,说是怕有安全隐患,出发前还得提前查清楚,不然白带了。
说到底,柴油灶就像个“糙汉子”——耐用、省心,能陪咱们闯南闯北,但也有点小脾气,得顺着它点。要是你常跑长途、爱去偏远地方,觉得“实用比啥都强”,那它大概率合你胃口;要是你更爱轻便、讲究做饭时的“小情调”,或许可以再看看别的灶子。
总之啊,退休自驾图的就是自在,选个顺手的家伙事儿,才能让路上的每一餐都吃得舒坦,不是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