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流域的赤峰与通辽大地
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之一
从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曙光到元末的草原都会
这片土地以遗迹为书页
镌刻着不朽的文明印记
五千年前
炊烟曾在通辽哈民遗址中升起
巨大灾难却将这处最初的史前文明瞬间封存
而赤峰红山文化的C形玉猪龙
则成为中华龙图腾的雏形
红山文化玉猪龙
历史洪流奔涌至契丹时代
公元918年
辽上京于巴林左旗拔地而起
“日”字形都城将契丹、汉人分而治之
北立游牧毡帐、南建汉式殿宇
正是“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的政治智慧在大地上的凝固表达
辽上京遗址
辽祖陵内
两座石壁如天门耸峙
拱卫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永恒荣耀
巴林右旗辽庆州白塔
以八角七层密檐之姿刺破苍穹
砖雕菩萨、飞天与护法金刚
尽显辽代佛教艺术精粹
庆州白塔
真寂之寺石窟中
千年卧佛面容慈悲如初
仍在幽谷中传递着辽人心灵的虔诚温度
真寂之寺
蒙古铁骑南下踏来
为御北方强敌
金代女真人仿照长城
在草原上筑起金界壕
金界壕
元朝一统
达里诺尔湖畔的应昌路故城崛起为草原中枢
忽必烈之女囊加真公主及其后裔坐镇于此
城墙轮廓至今诉说着控扼漠南的往事
达里诺尔湖
应昌路故城
不远处的乌拉盖湖烟波浩渺
如永恒的历史之眼
静观岸边王朝兴替
滋养着从史前绵延至今的生命长河
乌拉盖湖
从哈民遗址的骸骨到应昌路的残垣
西辽河流域书写着中华北疆的壮阔年轮
驻足红山玉龙
仰望庆州白塔
凝视真寂之寺的佛容
我们触摸的正是一条古老而强劲的北地文明根脉
通辽科尔沁草原
活动亮点
01
中华北方古老文明的摇篮
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宏大画卷中,西辽河流域的赤峰与通辽地区作为北方文明的摇篮之一,孕育了璀璨的早期文明。哈民遗址与红山文化,正是这片土地上最初的文明曙光。
约五千年前,哈民遗址的先民已在西辽河畔建立起成熟的定居聚落。半地穴式房屋内粟黍飘香,猪犬驯养已成日常,生动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农耕定居生活的实景,是研究北方早期农业社会形态的关键实证。
而更早一些的光芒,则来自以赤峰地区为核心的红山文化。这里出土的“C”形玉龙,被认为是中华龙图腾最古老、最成熟的形象之一。它超越了实用器皿的范畴,升华为先民精神信仰与宇宙观念的崇高象征,标志着社会复杂化进程和礼制雏形的出现。
哈民遗址的烟火人间与红山文化的信仰之光,共同奠定了西辽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的基石。早在五千年前,辽西走廊不仅点燃了农耕的星火,更升腾起精神的图腾。
02
契丹帝国的双核心脏
位于巴林左旗的辽上京(临潢府)是辽代开国之都(918年建),辽代五京之首,是帝国前期的政治、礼仪中心及契丹本土统治核心。
其布局采用独特的“日”字形双城制布局。北城皇城体现“国制”,为契丹皇室、贵族及重要官署所在,突出游牧政治传统;南城体现“汉制”,为汉、渤海等族官吏、工匠、商贾聚居区,展现对农耕文明的吸纳与管理。
位于宁城县的辽中京(大定府)是辽中后期实际上的行政中心(尤其是对南部汉地及宋辽交往)及经济重心。
辽中京整体仿北宋汴京形制,是辽代最为“汉化”的都城。由外城、内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垣构成,布局方正,轴线分明。城内大明塔为现存体积最大的辽代八角密檐式砖塔。
辽庆州白塔是辽兴宗为生母章圣皇太后特建的皇家寺院舍利塔。塔身镶嵌精美砖雕逾千件,题材涵盖佛像、菩萨、飞天、力士、狮象、乐舞及建筑构件等,1988年维修时于塔刹相轮樘内发现大量辽代佛教文物,代表了辽代皇家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
真寂之寺是辽代皇家寺院及石窟寺,为辽代现存最重要的石窟造像群,造像风格兼具唐代余韵与辽代特色,是研究辽代佛教艺术风格演变的重要样本。
扎鲁特旗军马场地处上京道腹地,是契丹帝国重要的军马牧养基地和军事训练区域,为契丹保持“行国”体制与军事优势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后备力量。
辽上京与辽中京是契丹帝国的政治双核,庆州白塔与真寂寺石窟是辽代皇家佛教艺术的结晶,而扎鲁特旗等地的草原牧场,则为辽朝的军事根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这些遗存共同构成了理解契丹帝国政治结构、经济基础、军事制度、文化艺术与宗教信仰的核心物质载体。
03
金、元北疆的屏藩重镇
金界壕是金朝为抵御蒙古诸部侵袭,于西北边境构筑的线性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由壕堑、主墙(土石夯筑)、副墙、马面(敌台)、边堡关隘共同构成纵深防御网络。
金界壕主线分布于今内蒙古东部,延绵千里,依托山地、草原等地形构建。主墙多就地取土夯筑,外挖深壕;马面间距密集(约60-120米),强化侧射火力;沿线设有戍堡屯兵驻守。
位于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畔的元代应昌路遗址,是元代在蒙古高原东南缘设立的路级行政中心,同时为弘吉剌部领主(驸马)鲁王王府驻地,兼具地方治理与宗藩镇戍双重职能。
应昌路遗址为典型的元代矩形城郭,夯土城墙保存完整,十字街格局清晰可见。城内北部台基即为鲁王理政居所。其地处漠南通往漠北驿道枢纽,是元朝控扼岭北行省与中原联系、震慑东部诸王的区域性军政中枢。
金界壕与应昌路遗址,分别代表了金元两代经略北疆的核心战略遗产。二者共同勾勒出12-14世纪中国北疆从军事对峙到行政整合的历史轨迹,是研究多民族国家边疆治理演变的标志性物质遗存。
行程介绍
D1 7月12日 周六
通辽集合
欢迎晚宴+行前说明会
宿:通辽科尔沁区
D2 7月13日 周日
通辽—霍林郭勒
哈民考古遗址公园、扎鲁特旗军马场
宿:霍林郭勒
D3 7月14日 周一
霍林郭勒—巴林左旗
乌拉盖湖、辽上京
宿:巴林左旗
D4 7月15日 周二
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
真寂之寺(召庙)、辽祖陵、辽庆州白塔
宿:克什克腾旗
D5 7月16日 周三
克什克腾旗—赤峰
金界壕、火山群与砧子山岩画、达里诺尔湖与元代应昌路遗址
宿:赤峰市区
D6 7月17日 周四
赤峰
红山文化博物馆、辽中京
宿:赤峰市区
D7 7月18日 周五
赤峰解散
活动详情
·
活动时间:
2025年7月12日—18日(7天)
·
活动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
·
活动费用:
12800元/人
·
招募人数:
20人
·
活动组织方:
本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策划执行,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北京全景新知旅游有限公司承办。
费用说明
·
费用包含:
【住宿】城市内为四星级以上酒店;乡镇或保护区内为当地条件较好的民宿(2人1间);
【交通】行程内的全部交通用车;
【餐食】行程中全部餐食;
【讲解】全程领队陪同及专家指导;
【游览】行程内所含景点门票或游览活动;
【保险】国内旅游险。
·
费用不含:
【大交通】通辽集合及赤峰解散的大交通费用;
【单房差】单人间住宿差价;
【额外费用】额外个人花销费用等。
报名方式
·
微信报名:
点击下方“微信小程序”,填写提交个人信息,我们会在接到信息后及时与您电话联系,引导您完成报名。
·
咨询电话:
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
010-64865566-240
(工作日9:30-18:00)
活动联系人:黄莹 15210596332
-END-
文字编辑 | 黄莹
微信编辑 | 穆雨纯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