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暑气正黏在柏油路上,晚七点整。公园东门广场,炽白路灯下,“金蛇暴走团”的荧光绿阵势已然排开。张凤霞,人称“铁娘子”,烫着钢丝卷发,一身明黄运动服亮得刺眼。她手中那根镶着LED灯的登山杖猛地戳地,脆响炸开:“磨蹭什么!队形!跟上节拍器!”新来的胖子慢了半拍,登山杖的荧光冷光毫不留情扫过他小腿肚。胖子龇牙,却不敢出声。那根登山杖,是暴走团的权杖。她建立规则:准时是铁律,步调是军令,她的声音是唯一号角。广场舞时代的松散早已被碾压,这里运行的是张凤霞的精密秩序。
张凤霞的王国在扩张。定制团服从荧光绿升级为带反光条纹的“至尊版”,价格翻倍。“安全!醒目!这是团体的脸面!”她不容置疑。有人嘀咕,她眼皮一掀,登山杖点着那人胸口:“怕花钱?外头野路子上撞了车,别指望团里给你募捐!”队里悄然分出等级:穿至尊版的簇拥在她左右,旧团服的渐渐被挤到队伍边缘。她丈夫老赵成了“装备总管”,小仓库堆满高价购入的荧光背心、头灯、计步器。老赵笑得像弥勒:“跟着凤霞,错不了!”那根发光的登山杖,指挥着人流,也划出一道道无形的尊卑线。
倒台的引信在一个闷热的周三傍晚点燃。张凤霞登山杖高举,声音穿透暮色:“为迎国庆大巡游,团里要上高科技!最新款智能运动手环,心率、轨迹、排名,清清楚楚!团购价,每人八百!”队伍里嗡的一声炸开。八百?市场新款也不过四五百!退休教师老王扶了扶眼镜,声音不高却清晰:“凤霞,这价格……有明细没有?团购合同能看看吗?”张凤霞脸色一沉,登山杖直指老王:“老王头!你什么意思?信不过我张凤霞?不想戴的,现在就出列!别拖大家后腿!”空气凝固了。老王脸上肌肉抽动,终究在那根发光的权杖和周围压抑的注视下,慢慢退回队伍里。可怀疑的种子,带着尖锐的刺,已经狠狠扎进土里。
怀疑在地下疯长。会计李姨成了关键人物。她管着大家每次活动交的“茶水基金”、“设备维护费”。在街角那家烟雾缭绕的豆浆店,她对着几个老姐妹红了眼圈:“账……根本对不上啊!就那手环,老赵报的进货单子,比市面上贵一倍还不止!以前那些团服、头灯……都虚高!”有人匿名把“金蛇暴走团”的内部投诉截图和几张模糊的进货单照片,贴在了本地最大的社区论坛上。标题像烧红的烙铁:《“铁娘子”的权杖,吸的是谁的血?》。帖子下,迅速垒起愤怒的高楼。张凤霞的暴走团,在虚拟世界里被公开处刑。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带着科技冰冷的精确。不知是谁,竟将张凤霞本人运动手环的部分非隐私数据——那些记录着她深夜活跃于市中心高端商圈的夸张心率曲线截图——贴上了论坛。凌晨两点,奢侈品店区域,她的心率何以飙得如冲刺般猛烈?画面无声,却胜过万钧雷霆。证据链在数字空间里狰狞地闭合。原来“铁娘子”深夜的“激烈运动”,竟是在扫荡名牌店。八十万!李姨在跟帖里颤抖着敲出这个触目惊心的估算数字。论坛彻底沸腾,那根曾象征无上权威的发光登山杖,在数据的聚光灯下,瞬间熔化成耻辱的烙印。
暴风雨在周五晚如期而至。豆大的雨点砸在梧桐叶上,噼啪作响。公园东门,路灯在雨幕中晕成惨白的光团。张凤霞准时出现,登山杖顶端的LED灯在雨中顽强地亮着,像最后的灯塔。稀稀拉拉来了十几个人,沉默地站着,没人去打开手机上的暴走节拍器APP。雨水顺着张凤霞紧绷的下颌线往下淌。“人呢?都死了吗!”她的怒吼在雨声中显得单薄。老赵撑着伞,想拉她:“凤霞,雨太大了,今晚算了吧……”她猛地甩开丈夫,登山杖狠狠砸向地面溅起水花:“走!按老路线!跟我走!”她独自踏入雨幕,步伐带着惯性的凶猛,背影在路灯下拉得很长。那十几个人互相看了看,没人挪步。雨水冲刷着沉默。登山杖的光点,在空旷的湿漉街道上,固执地摇晃着,越来越远,最终被城市的霓虹彻底吞没。
三个月后,秋意微凉。还是那条滨河步道,一支队伍安静行进。统一的荧光背心还在,只是没了耀武扬威的登山杖。领头的是程序员小吴,他戴着蓝牙耳机,手机屏幕亮着,上面是自动生成的排班表和实时配速。队伍经过一棵老槐树,树下长椅上,一个裹着旧外套的身影蜷坐着,是张凤霞。她浑浊的眼睛紧紧追随着队伍里那些熟悉的背影。队伍经过,无人侧目,步点整齐地踏在小吴手机APP发出的规律电子音上。当队伍接近终点拱门,小吴低头在屏幕上点了几下。张凤霞下意识地想起身跟上,刚迈出两步,她口袋里那只早已被踢出群组、断了数据的旧手环,屏幕突兀地闪起红光,发出短促刺耳的“嘀嘀”声。一道无形的电子围栏将她挡在外面。她僵在原地,看着那支队伍无声汇入终点处休息的人群。河对岸巨大的霓虹广告牌亮起,变幻的光冷冷舔过她发青的脸。权杖的光熄灭了,连影子也没留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