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州
有这样一条街
它承载着古塔的文运传奇
串联起市井的烟火日常
更见证着居民们的岁月静好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南塔街
探寻它的独特魅力

到南塔街,得先探寻那座“塔”。
在南浦路与文星大道的交汇处,一座五层八角的砖石塔静静矗立。它名为“文星塔”,也叫“文峰塔”,因地处老城的南门外,鄂州人更习惯亲切地称它“南门塔”。作为鄂州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塔,它已在此沉默了近五百年。

明嘉靖年间,知县谌谦与教谕朱瓒为激励学子勤勉读书,在儒学南侧、临洋澜湖的湖咀之上建起此塔。“文星”“文峰”之名,藏着最朴素的期盼:愿塔下学子笔下生花,卷中藏尽山河。
这座塔的故事里,藏着许多奇妙的巧合。清康熙年间,知县熊登主持重修,刚建到第二层,本县周士皇、王渭鼎等生员便接连高中进士。他在《文星塔铭》里难掩兴奋:“才二级而仕宦遂显,地灵以验!”砖石未干,捷报已至,仿佛塔尖真的挑起了文曲星的光。
更有趣的是,这座“文运塔”还曾是端午的“信号台”。每逢五月初五,塔上杏黄旗一扬,洋澜湖上便鼓声震天,龙舟竞渡的号子与书院里的诵经声交织,成了最热闹的交响。

后来城市扩张,湖咀成了街市,古塔被“圈”进了城区。但“南塔”二字如种子,在周边生根发芽,长成一条街、一片生活区,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坐标。


步入现代,南塔街宛如一条纽带,串联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头连着文星大道,一头连着滨湖北路,从清晨到夜晚,这里始终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清晨,阳光轻洒,街旁的早餐店香气四溢。牛肉面、三鲜粉、热干面、小笼包、烧麦等美食,帮助人们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郁郁葱葱的香樟树下,是热闹非凡的南塔农贸市场。新鲜蔬菜琳琅满目,鲜活鱼虾在水中欢快地游动,八角、桂皮、花椒等香料香气扑鼻,充满生活气息。一旁的杂货店里,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满足人们日常所需。
五金店、通讯店、家电维修店、副食店、服装店、理发屋……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串起了日子的细碎。

街角的水果店,在炎炎夏日格外吸睛。西瓜堆在门口,切开后红瓤黑籽,咬上一口清甜汁水顺嘴角流下,带来丝丝清凉。秋日里,梁子湖大闸蟹小店里螃蟹肥美鲜香,令人回味无穷;老通城纯谷酒坊飘出阵阵醇香,仿佛能驱散所有疲惫。

行至街中段,转角遇见鱼头街。夏日傍晚,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了欢乐的聚集地。小店门口桌椅相连,食客们围坐,就着美食与小酒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回荡在街道上空。


往街道深处走去,南塔幼儿园、南塔小学静静伫立。暑期的校园,只听得见阵阵蝉鸣。不难想象,上学放学时分,街巷里学生们嬉笑玩耍,在学校旁小店买零食、文具,那画面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

南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街道中心处的老楼里,宛如一个温暖港湾,为居民们提供各种贴心服务。炎炎夏日,工会驿站的空调总开得很足,快递小哥、环卫工人们进来歇脚,喝杯凉茶;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里,偶尔传来楚剧调子,老人们在此下棋、聊天、听戏,享受幸福晚年。
傍晚时分,工人文化宫广场热闹起来。居民们在这里散步、运动,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下棋聊天,孩童们在广场上嬉笑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

在临湖小游园里,居民们喜欢三五成群坐在一起,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享受着惬意的生活。南塔小区是鄂州第一个大型示范小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鄂州城区最早开发的商品房小区。街巷里,邻居热情打招呼,分享生活喜怒哀乐;阳台上,晾晒的衣物随风飘动,诉说着生活的平凡与幸福。

从牙牙学语到白发苍苍
在南塔街
似乎每个人都能在此
找到生活注脚
书写属于自己的岁月诗行
古塔无言,见证岁月流转
长街有声,诉说生活滋味
有时间,不妨从一座塔开始
探寻、感受这里的生活诗篇
出品 |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鄂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 周仪
摄影 | 艾博林
实习生 | 柯贝妮 张瑜洵 梁田宇 陈兴宇
编辑 | 梁怡青
编审 | 肖俊
主编 | 郑博
值班编委 | 吴子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