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流域为轴串联起生态保护、产业培育与文旅融合,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让每条溪流都承载着生态之美、产业之兴与文化之韵。
洛江区将水系治理作为“一县一溪一特色”的基础工程,通过全域规划、系统整治,让溪流焕发新活力,沿岸乡村颜值大幅提升。据了解,在洛阳江支流河市东溪段,一系列生态治理项目落地见效。东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覆盖官洋、白洋等村,遏制水土流失问题。东溪生态清淤固坝对沿线河道进行清淤、护岸加固,让“一泓清水穿镇而过”的愿景成为现实。此外,以1.5公里的滨水景观带和山边村滨水长廊休闲体验项目,打造出集亲水、休闲于一体的生态空间,成为村民与游客共享的“绿色客厅”。晋江东溪支流罗溪段则通过“一溪三区八景”的布局,将流域治理与乡村美化相结合,实现“小田变大田”,既保障粮食生产,又塑造整齐美观的田园景观。罗溪镇对洪四、后溪、前溪、双溪、新东、三村等沿线6个村的26宗古厝进行活化修缮,让传统村落与现代人居环境相得益彰。
构建“农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洛江区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与产业培育“三个结合”,让溪流两岸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高地。河市镇以“农业+研学+旅游”为路径,打造多元产业矩阵。白洋村与华优教育等企业合作打造乡村好货直播室、农耕实践体验坊,年接待研学团队超万人次,打响“河市研学”品牌。罗溪镇则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联盟”模式,培育特色种植集群。
激活流域文化与生态价值。洛江区深挖流域沿线的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打造“文旅+”精品项目,让溪流成为串联多元体验的“风景走廊”。河市镇围绕“悠美河市·生态东溪”主题,整合名人文化与自然景观。俞大猷公园与纪念馆通过数字化改造,运用VR虚拟现实等技术,成为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陈三五娘文化园则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举办文化节、创意市集等活动,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后深溪漂流、新告露营基地等项目,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休闲体验产品。罗溪镇以“溪田休闲风光”为核心,打造侨乡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产品。双溪村“溪游记”小夜市和“后溪夜市”,汇聚地方美食与手工艺品。
未来,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将持续深化流域综合治理与产业融合,以“一县一溪一特色”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