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为充分挖掘海口红色资源,宣传海口红色地名,传承红色精神,海口市羊山文化研究会、与“寻美·海南”活动组委会、海南阳光义工社,共同开展“寻美咸来红色地名,铭记琼崖革命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行主题活动。本次活动,活动成员深入咸来革命根据地,寻访红色地名、慰问革命老人,在实地探访中赓续红色血脉,让革命精神在实践中得到传承与弘扬。
咸来地区作为琼崖革命斗争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有着光荣而厚重的革命历史。这里拥有98个老区村庄,在革命岁月中涌现出233名革命烈士,建国前便有750名中共党员投身革命事业。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海南解放期间,咸来地区的军民团结一心,历经数十次艰苦卓绝的战斗,顽强抗击日军的“三光”政策与国民党的“围剿”,用热血与牺牲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为琼崖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活动行程丰富且意义深远,涵盖了多个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红色地点,包括海口革命英烈红军小学、琼崖纵队独立团革命烈士陵园、解放海南渡海先锋营纪念广场(洽教村)、罗球村战斗遗址、冼子卿烈士墓等地。参与者在咸来革命根据杜红色地名中,循着琼崖革命史迹,深切感受革命岁月的艰辛与辉煌。
活动成员首先来到海口革命英烈红军小学,这里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成员们走进校园,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中,认真聆听学生们宣讲琼崖革命时期的红色故事。孩子们以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着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英勇斗争的事迹,让在场成员深受触动,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家还与学生们亲切交流,鼓励他们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随后,成员们前往琼崖纵队独立团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内庄严肃穆,革命烈士纪念碑巍峨矗立。在纪念碑前,全体成员深切缅怀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烈们。
抵达解放海南渡海先锋营纪念广场后,退休教师李乾杰早已等候在此。他精神矍铄,带着大家来到渡海先锋营指挥所旧址,声情并茂地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从咸来革命模范乡军民同心支援前线的感人场景,到渡海先锋营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滩登陆的壮烈画面,李乾杰老人的讲述生动而具体,让成员们仿佛身临其境。期间,成员们不时提问,与老人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潭门村,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97岁革命老人、抗战支前模范林芳武家中。老人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状态尚可,看到大家的到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成员们围坐在老人身边,耐心倾听他回忆抗战时期支前的经历:为部队送情报、筹粮草、照顾伤员,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军民鱼水深情。大家为老人送上慰问品,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为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
紧接着,活动成员前往罗球桥战斗遗址。成员们沿着遗址实地考察,抚摸着历经岁月沧桑的战斗遗迹,想象着当年革命战士们在这里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场景,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这段历史,将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最后,成员们来到冼子卿烈士墓前。在烈士墓前,大家静静伫立,聆听工作人员讲述冼子卿烈士的革命史迹:他如何投身革命事业,在斗争中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以及为了革命胜利最终英勇牺牲的壮举。成员们低头默哀,缅怀冼子卿烈士,心中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此次活动,既是一场深入发掘咸来红色地名文化内涵的重要实践,更是一次穿越历史烽烟、与革命先辈进行的深刻精神对话。在咸来革命根据地的这片红色土地上,活动成员循着一个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色地名,从海口革命英烈红军小学里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红色故事宣讲,到琼崖纵队独立团革命烈士陵园中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从解放海南渡海先锋营纪念广场上离休教师李乾杰声情并茂的历史讲述,到97岁革命老人林芳武回忆的军民鱼水深情;从罗球桥战斗遗址中触摸到的岁月沧桑,到冼子卿烈士墓前对革命先烈的崇高致敬,每一个点位都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琼崖革命岁月的艰辛与辉煌,也对咸来地区作为琼崖革命重要根据地的光荣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活动成员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活动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红色资源的挖掘、红色地名的宣传以及红色精神的传承中去,让琼崖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奋勇前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