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品牌创始人齐聚丹寨,通过田野采风、专题座谈与非遗体验等活动,深度感受丹寨的自然生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共同探讨丹寨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盛夏的丹寨县万达茶园绿意盎然,嫩绿的茶芽随风摇曳。在茶园讲解员的带领下,主理人们沿观光步道漫步,了解茶园的种植历史和生态优势。随后,大家腰挎茶篓、头戴草帽,亲手采摘鲜叶,并品鉴了清香怡人的夏茶。
无名营造社主持建筑师陈国栋说:“刚看到小朋友们在研学游,大家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跟地方、茶产业做更多链接,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是一个平等的价值交换,这次过来,也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啊嘞啊嘞创始人Alei说:“我觉得丹寨气候特别宜人,特别凉爽,我们在茶山上,风吹过来,轻轻抚摸皮肤的感受特别舒适,我跟我的朋友未来会在丹寨,打造一个以药浴为主题的度假酒店,把少数民族生活的智慧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体验到我们的民族文化。”
领略完茶园风光,主理人们在万达小镇锦鸡广场美华酒店进行了座谈交流。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丹寨的非遗项目、特色村落和自然风光。主理人们结合自身行业,围绕“非遗与中式美学,如何走出流量叙事”“当代手工艺‘慢’创作”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分享创业经验与资源。
原住民文化研究组织曲径SmallRoads负责人、纪录片导演段懿晋说:“每次回到黔东南我都在想,我上辈子大概是黔东南这片山上的一棵树吧,我怎么那么热爱,未来我希望能以自己擅长的影像制作的方式,为我热爱的这片土地做出更多的作品,也让更多人看到它,喜欢它。”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在座谈会上,县党委副书记、县长张登利表示,丹寨将持续优化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欢迎各界企业家投资兴业,共同挖掘民族文化,推动产业升级与文旅融合发展双向奔赴。
来到“非遗之乡”,非遗项目体验不可或缺。在宁航蜡染工坊,主理人们参观了各式各样的展品,观摩了画娘们精湛的技艺后,大家跃跃欲试,纷纷选取图案,领取工具,亲身体验了画蜡,近距离倾听蜡与布的温柔对话。
机巧装置艺术家俞宸睿说:“我画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我是第一次体验,画娘们画那些图案比我们这种更复杂,其实很不容易。看到这边有这么多特色的工艺,就很感兴趣,想尝试一下,之后有机会可以合作。”
东方境新中式创始人秦岭说:“这次来丹寨我接触了非常多的非遗,蜡染是收获最大的,我们品牌本身也在做中国传统服饰,我在考虑把蜡染的工艺跟新中式服装,做一些结合,所以我可能近期也会带我们设计师团队和一些城市的主理人来进行更多深度的交流。”
雨尘山服装品牌主理人、摄影师凝雨尘说:“画娘们用画笔、用生命在书写她们的故事,也在书写非遗的传承,我想来这里所有的人都会非常感动,会再来这里,非常值得。”
“造纸之乡”石桥村也是非遗体验的绝佳去处。在南皋乡石桥村伍生研学基地,造纸师傅为主理人们详细讲解了古法造纸的历史和技术要点。大家手持纸框在纸浆池中进行抄纸,并运用花瓣、叶子等植物,在纸浆上尽情创作,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的花草图案跃然纸上。
青岛家园民间手工艺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唐冠华说:“工艺实践尝试结合很多现代新的设计,很传统古老的技法也融合了很多新的东西,都在进步。对石桥的造纸,这次来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之后有机会我也会想,怎么把这样的一些人或手工艺,进行一些设计上的结合。”
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丹寨淳朴的民风和特色美食也让主理人们赞不绝口。正值赶集日的黔丹商贸城,琳琅满目的苗族服饰、银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苗族长桌宴上,酸汤火锅、稻花鱼等美食香气扑鼻,一首首生动的苗家敬酒歌将氛围推向高潮。
树艺师郑怀周说:“我觉得这里很有自己的特色,市集有很多当地原住民都穿着自己的传统服饰,就很接地气,市集规模比较大,这里有酒曲、酿酒、纺织品,蛮有特色的。”
Grün.主理人请动筷说:“我觉得丹寨的酸汤跟我在其他地区吃的酸汤不太一样,这的酸汤会给我一种更加新鲜,整体的感受会更跳跃、更明亮,而且辣度要比我以前吃的要高一点,我还蛮喜欢的。”
供稿 丹寨县融媒体中心 潘蝶 莫昌怡
一审 吴婷婷
二审 石开恒
三审 王 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