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得
编辑|晓得
昨天中午,少林寺暴雨倾盆而下,游客们慌乱地寻找遮蔽,却发现这座千年古刹内竟无一处可供避雨的公共空间。
游客想要到殿中避雨,然而,僧人们却将他们阻拦在了门外。僧人自由进出,游客却只能挤在一个进深不足1米的狭窄屋檐下。

那么老大的暴雨,僧人们为何要将游客拒之门外?说好的“慈悲为怀”呢?
少林寺双标
8月7日,郑州市气象台将暴雨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嵩山少林景区瞬间被暴雨覆盖,陷入一片慌乱之中,游客们措手不及。

有的人下意识地用手中的包、外套遮挡着头,在雨中慌乱地奔跑,试图寻找一处可以躲避的地方;有的人则无奈地站在原地,被雨水肆意地浇淋,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无助。
景区内的道路很快就变成了湍急的溪流,积水迅速没过了脚踝,鞋子被浸泡在水中,发出“噗嗤噗嗤”的声响。
在这风雨交加中,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寺院内那些宽敞的大殿和房屋,满心期待能在那里寻得一方避雨的宁静之所。
然而,僧人们却如同坚固的屏障一般,将他们阻拦在了门外。雨下这么大,凭什么不给进,不给游客们进就算了,怎么僧人们可以进进出出的?
在立雪亭前,约50名游客挤在狭窄的屋檐下,浑身湿透,而殿内的僧人却从容整理着湿漉漉的袈裟。这巨大的反差,让许多游客心生不满:
“身边有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也不让进,僧人却可以悠然漫步。”
有的游客将这一幕和这些对比用手机记录下来并发在了网上,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传播。
从现场游客拍摄的视频中,我们能清楚看到,在进深不足1米的狭窄屋檐下,大家几乎无法动弹,身体紧紧地贴在一起。
其中,有头发花白、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有年幼的孩子,雨水如瀑布,没预料到这一切的游客们显然觉得有些冷了。
但少林寺的僧人们,却一个个穿着雨衣,悠然地在寺内踱步,自由地进出那些拒绝游客进入的房间。
一边是僧人在殿内安然自若,一边是游客在风雨中挤作一团。这种差别对待,让“佛门慈悲”四字显得格外苍白。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明明都是人,在这样的暴雨之下,凭什么不能一视同仁?
对此,少林寺有自己的解释……那么,游客究竟为何会被拒之门外?
少林寺的原因
视频发布后短短几小时便被不少网友看见,毕竟,在郑州暴雨之下,社交平台上多的是有关“众志成城、温暖人心”的视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林寺将游客拦在大殿之外,也算是“一股清流”了。
再加上最近释永信的塌房,少林寺正在风口浪尖,出了这样的事情,网友又怎么能坐的住?
一部分网友言辞激烈,认为少林寺作为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一直宣扬着“慈悲为怀”的理念,可在这场暴雨中,却对游客的困境视而不见,如此冷漠的行为,与佛教所倡导的精神背道而驰。
眼睁睁看着游客们在暴雨中苦苦挣扎,结果却不提供任何帮助,慈悲之心可真是一点都没看见。
但事情闹大之后,少林寺也做出了回应,原来之所以不让游客们进入,是因为殿中有“文物”。
少林寺工作人员解释说,立雪亭是明朝建筑,建于1511年前后,属于重点保护文物。浑身湿透的游客进去可能会损坏地砖,木质结构也会受潮,人多了还可能引发踩踏风险。
而且,景区内的走廊、上香处等非文物区域其实都可以避雨。澄清解释的速度很快,理由看来也十分合理,但仍旧影响不了挨骂。
因为,即使有“正当理由”,但僧人们自由进出这一点,还是让无数人感觉到了双标。
有人说,佛门讲“众生平等”,但暴雨中僧人可自由进出,游客却被拒之门外,个个像流浪汉一样?这叫慈悲为怀?这叫众生平等?
而且,少林寺基础门票80元,联票价格更高,加上景区内素斋馆等消费,游客人均花费数百元。
你收着门票、开着香火、卖着纪念品的时候,游客是香客,人家想避个雨时,就突然变成“影响文物的潜在破坏者”了?
更有网友直接翻出2008年汶川地震时罗汉寺的做法作对比。

罗汉寺破戒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大楼严重受损成为危房。
当时医院内滞留了18名产妇和20多名孕妇,情况十分危急。妇幼保健院院长桂逢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想到了附近的千年古刹罗汉寺。
佛门清净地有许多忌讳:戒女色、忌血光、避荤腥,而孕妇生产恰恰会打破这些戒律。
院长桂逢春抱着忐忑的心情去找罗汉寺住持素全法师商量,没想到素全法师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素全法师召集僧人开会时说:“出家人最大的忌讳是见死不救,其他的都不是忌讳。”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三个无条件”:无条件接收所有灾民包括待产孕妇;无条件为保健院提供一切可用物品;无条件给灾民包括孕妇提供吃住。
有居士质问他:“菩萨你都不管了,你让菩萨淋雨?”素全法师回答:“哪管那么多,救活人要紧。”
地震当晚,大雨滂沱,僧人们为孕妇们搭起了帐篷。没有产床,僧人们就用禅凳和茶桌拼成产床。
地震后停电,没有足够光线手术,僧人们就找来手电筒为医生照明。5月13日清晨7点36分,第一个婴儿在罗汉寺诞生。
更令人感动的是,为了保证产妇营养,素全法师默许产妇家属在寺内炖鸡煮肉。这对长期食素的僧人来说是个巨大挑战,很多人闻到肉味都呕吐不已。
但素全法师坚持认为产妇营养更重要,专门贴出布告规定只允许孕妇和产妇炖鸡吃肉。

暴雨倾盆时,僧人拆下为菩萨遮雨的棚布搭给产妇。面对居士质问“岂能让菩萨淋雨?”,素全反问:“先管活人,再说泥像!”
寺院空地最多容纳4000余灾民,僧众却彻夜蹲守雨中。
面对“破戒”质疑,素全淡然回应:“众人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众生欢喜就好。”他强调戒律的核心是悲悯,而非教条。
结语
暴雨中的少林寺,紧闭的不仅是殿门,还有人心。
文物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对其进行严格保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偌大的寺院,难道真的连一处可以让游客安全避雨的非文物区域都没有吗?就不能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灵活地为游客提供一些便利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