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火车去旅游
老年旅行团在中山桥留影
张希英与朋友们参加老年旅行团合影
老年旅行团在海边游玩
8月11日21时,Y655次“环西部火车游”旅游列车载着170余名旅客,开启为期7天的西部之旅。63岁的徐秋月注意到周围几乎全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旅客。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翻看行程单,有的调试新买的智能手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旅游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2025年初,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增加适老旅游产品供给、提升便利化水平。兰州市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将发展银发经济作为重点,推动“铁路+文旅”产业融合。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十四五”末,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过万亿元。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头部在线旅游平台还是兰州本地大小型旅游企业,均推出应对定制化需求,推动老年旅游向品质化、个性化转型。
1 新“银发族”
旅游市场的新兴力量
在许多人传统印象中,老年人旅游追求极致性价比,“夕阳红旅行团”曾是低价团的代名词。但以“60后”为代表的新“银发族”,消费理念正悄然改变。他们愿意为优质体验买单,更注重旅游带来的情绪价值,这种变化在兰州市场尤为明显。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50岁以上用户已占10%,其中75%是50至60岁、既“有闲有钱”又身体健康的初老人群。这些新银发用户的消费水平是平台平均水平的3倍,订单增速是整体订单增速的1.3倍。携程老友会此前线上通过优惠券、社群权益等福利吸引50岁以上用户注册会员,并推出“翩然系列”产品,包含草原风情舞蹈课等特色体验,8月价格3464元。相比之下,内蒙古传统跟团游产品节奏快、景点多,价格2132元起。客单价提升背后是产品全面升级,小团化运营、高品质餐宿、一价全包、配备医疗设备等,直击新“银发族”核心需求。
为贴合新银发族多样化的兴趣偏好,携程老友会推出多个主题系列产品,让旅行不再是简单的“看风景”,而是沉浸式的兴趣体验。其中,“翩然系列”主打文化体验,如在西安行程中安排汉服体验、书法临摹,在苏州行程中加入评弹学习;“光影系列”聚焦摄影爱好,配备专业摄影导游,还提供无人机航拍服务,帮助游客捕捉美景;“养生系列”则结合健康需求,如在云南行程中安排温泉疗养、中医问诊,在广西行程中加入太极晨练。
61岁的兰州退休工程师王国栋是“翩然系列”的忠实粉丝,他已先后参加过“敦煌丝路文化游”和“江南园林雅集游”。“在敦煌时,我们跟着讲师学习壁画修复知识,还亲手临摹壁画,这种深度文化体验比单纯看景点有意义多了。”王国栋说,老友会的主题产品让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我们还会约着一起参加线下活动,旅行结束了,友谊还在继续。”
2 铁路+旅游
慢享老年生活
63岁的兰州退休教师张希英,今年春天报名了本地旅行社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专列之行,包括她在内的660余名游客乘坐“环西部火车游”粤港澳银发旅游列车从兰州站启程,深度体验了为期11天的南国踏春之旅。这趟行程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西、广东等9个省份12座城市,带领“银发族”探寻江西九江之秀丽、感受鄱阳湖的壮阔雄浑,徜徉于婺源万亩油菜花海,在景德镇陶风瓷韵中领略千年艺术之传奇……与此同时,也深度体验了珠海的现代与浪漫和香港、澳门的多元与繁华,沉浸式感受传统与现代文化交织的独特魅力。
“孩子们上班没有时间,再加上和年轻人也玩不到一起,还是觉得和同龄人出来更自在。”张希英指着手机里一群人在北海的合影说,“一起去旅游的老同学、同事有二十多人,全程不赶时间,大家玩得很高兴,一路上唱歌、做游戏,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不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慢旅深游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对于老年群体来说,他们更希望在旅途中悠闲地感受风景与文化,而不是疲于奔波。兰铁国旅公司将铁路交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旅游的模式。列车不再是单一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了旅游体验的一部分。通过整合资源,“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构建了“列车+旅游团+景区+酒店+民俗文化+特产”的高性价比旅游产品模式,从游客上车的那一刻起,吃、住、行、游、购、娱都被安排得妥妥当当,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在兰州站,老年游客享有绿色通道、专属候车区和专属标识牌,检票流程简化,登车更加顺畅。列车上,列车中间两节车厢被改造成多功能娱乐车厢,配备卡拉OK、茶吧、水吧、书吧、棋牌桌等设施。全列铺设防滑地毯,24小时不强制断电熄灯,卫生间等重点区域增加巡查频次。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兰州铁路局共计开行银发旅游列车236趟,最远抵达大湾区、海南等地,累计服务游客超过8.6万人次。
3 旅游企业
创新服务与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鉴于新“银发族”强劲消费能力与个性化需求,携程、春秋旅游等上海旅游企业在2024年纷纷成立独立部门。兰州本地旅游企业也紧跟趋势,结合地域特色推出定制化产品,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趋势是小团化、定制化,每个团都需单独安排。”定制化需求增加了企业精力与人力投入,兰州中小型旅行社对此感受尤为明显。“我们接一个定制团,需要提前2周与游客沟通需求,协调酒店、车辆、导游,但定价又不能太高,利润空间被压缩。”兰州某小型旅行社负责人表示。
更大挑战在于获客方式。新“银发族”是增量客群且市场细分,产品服务升级的同时,获客渠道也需升级。兰州旅游企业则探索 “社区+文旅”获客模式,如开设“老年旅游知识讲座”,现场展示产品线路;通过抖音、视频号发布老年游客旅行vlog,吸引线上咨询,其中60%咨询用户最终下单,成为本地获客新亮点。
业内人士表示,老年旅游市场正加速迈入品质化、个性化新阶段。无论是上海等一线城市,还是兰州等西部旅游城市,旅游企业都需在精准洞察需求、创新实践中,破解产品精准匹配、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及商业可持续发展等难题,抓住这一新兴市场的发展机遇。对于兰州而言,依托黄河文化、丝路古迹等独特资源,进一步优化老年旅游服务细节,或将成为西部老年旅游市场的标杆城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文/图
(兰州晚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