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新 丨 古郡花田美如画
白马塔景区周围,便是敦煌沙州古城遗址所在。可能好多人不知道,沙州故城遗址即敦煌故城遗址,位于敦煌市西七里镇白马塔村,党河西岸,为汉代之敦煌郡治,唐代之沙州城,是丝绸之路上名城重镇,因喉孔道。从内地到西域经此,分南北两路,南路出阳关,北路出玉门关。是敦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重要证据之一。现残存南,北,西三面断续的城垣,故城废弃因来自西南党河水冲刷,东墙多处被水冲毁、坍塌,其主要建筑遗址在现地面下1.5-2.0米。其范围东西宽718米,南北长1132米。城西北角有城墩,据记载当时有南北、西门,占地面积812776平方米。汉武帝开通西域,此为郡城,汉唐时期的故城是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对繁荣中外文化,加强同西域诸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旧志称“古城晚眺”为敦煌八景之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一直沉默着,任敦煌居民在此耕种劳作,任野兔野鸡在颓垣断壁间游走。近些年,敦煌市在此处开辟出一座公园来,唤作“古郡遗址公园”。沙州古城墙的几处残骸犹在,新修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新栽的花草树木已欣欣向荣,古今交错,倒也别有一番意趣。特别是政府投资每年在公园种植的各色花卉,形成了一片花海,成为人们最喜欢游玩观赏的地方。
你看那马鞭草最先在这片古地上扎了根。细长的叶片排成十字,紫莹莹的花穗倔强地指向天空,仿佛要与不远处的白马塔争高下。这草最是顽强,根须深深扎进沙土,浅紫色的花朵争先恐后地开放着。风过时,成片的马鞭草起伏如浪,恍惚间,似乎来到了梦幻的世界。
相比之下,八瓣梅开得较斯文,红色粉色白色的花朵默默地出现在人面前,娇嫩欲滴的花瓣上还有露珠在滚动,各色花朵映衬着古城墙的夯土残垣,倒显出几分柔媚。常有游人驻足于此,一面赏花,一面拍照录制视频。几个写生的学生坐在花海前,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不知是在描摹花朵,还是在勾勒古城轮廓。
万寿菊最是不拘小节,橙黄的花朵开得泼辣,将古城公园的空地占得满满当当。它们不需要精心呵护,古城遗址公园上贫瘠的沙土正合其意。烈日下,这片花海灼灼生辉,几个孩童在其间追逐嬉戏,笑声惊起几只麻雀,扑棱棱飞向白马塔的方向。
千层牡丹也被安置在公园里了。这花娇贵,在园丁的精心栽培下也开花了。层层叠叠的花瓣雍容华贵,倒真有几分官家气派。老人们最爱在此徘徊,时而赏花,时而望着残存的古城地基出神,许是在想象当年这里的繁华景象。
黄昏时分,夕阳为古城遗址披上金纱,空气清新且凉爽,各色花朵也染了暮色。游人们渐渐多了,有一家三口散步的,有小情侣依偎着窃窃私语的,有歌唱爱好者一展歌喉的,有运动达人快步锻炼的,有许多好友聚在一起纳凉品茶的,有摄影爱好者还在等待最佳光影拍摄晚霞的。忽然一阵微风过,马鞭草沙沙作响,八瓣梅轻轻摇曳,千层牡丹频频点头。恍惚间,似有驼铃叮当,自远方传来。
这古郡公园,白日里是花的盛会,入夜后,就是当地居民和游客散心休闲之所了。花开花落,年复一年,而地下的古城记忆,永远沉默。(2025.8.7)
编 辑:高伟翔
责任编辑:朱 静
监 制:李国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