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游客中心的文创柜台前,一群年轻游客正围着一批新到的彩色贝壳冰箱贴拍照挑选。清新的渐变蓝模拟着青岛近海的浪花,暖橙色则复刻了落日海岸线的余晖。这些带着海洋气息的小物件,出自二颗糖手作(以下简称“二颗糖”)主理人唐雨婷与搭档唐雪君之手。令人意外的是,两位主理人的专业背景与手作并无直接关联——唐雨婷曾攻读旅游管理专业,唐雪君则是建筑设计师。
01
双“糖”基因的跨界创新
二颗糖的品牌基因源于最朴素的联结——两位主理人唐雪君与唐雨婷是“唐”姓姐妹。“大家平时都叫我们糖糖,所以我们就决定叫二颗糖了。”唐雪君说道。“‘糖’本身意味着‘甜蜜’和‘分享’,而二颗糖天然带有‘成双成对’的联结感,是情感纽带的象征。”唐雪君表示,她们希望自己制作的冰箱贴不仅是精美的装饰品,更是情感的载体,是人与人、人与城市记忆、人与生活之间甜蜜的“情感粘合剂”。
▲二颗糖的产品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图 / 王严哲)
唐雨婷与唐雪君的创业初衷来自于市场的空缺。对于年轻群体来说,一枚冰箱贴往往承载着一次旅行的记忆。“在青岛甚至许多海滨城市,很难找到真正有设计感、能代表城市气质的原创冰箱贴。”唐雪君坦言,当时市面上的产品千篇一律,缺乏创新。
正是这份遗憾,让她们决定亲手填补市场的空白。姐妹俩以专业破局——建筑设计师姐姐把控冰箱贴的形态、线条与美感,妹妹以旅游专业背景融入城市文化,把控细节,洞察消费者心理需求——它不像标准化纪念品那样只是“地标符号”,更像把一段模糊的记忆具象成能触摸的物件。当贝壳、海螺、珍珠、海玻璃等海洋材料在建筑美学的重构中蜕变为微型艺术品,品牌内核也随之清晰——“糖”不仅是姓氏谐音,更象征着“甜蜜分享”的情感传递,它们不是冰冷的商品,而是能“接住”年轻消费者情绪经济的载体。
2025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7名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67.2%受访青年认为购买文创产品是追求个性化表达,彰显自我态度。二颗糖冰箱贴的核心竞争力也恰在于其手作的独特性。与传统冰箱贴不同,即使同一款设计,二颗糖每一件手作产品的细节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些产品打破了传统纪念品“标准化量产”的距离感,满足了当下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出乎两位主理人意料,定制订单在总销量中的占比高达80%。消费者们强烈要求留下自己的痕迹——将名字缩写融入贝壳排列、用特定数字纪念重要日子,甚至提供自家宠物照片定制专属造型。“唯一”的属性刚好呼应了“专属”的情感,通过手工的温度,满足了年轻消费者情感需求。
02
情绪经济崛起:定制化成为“刚需”引擎
2025年“618”期间,情绪产品消费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轻人情绪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今年,我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万亿元,与去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青年消费者注重自我感受和个性表达,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消费,更加向往认同感与情感连接,愿意为情感共鸣和精神愉悦买单。
二颗糖抓住当下情绪经济热点,坚守产品的原创个性设计与情感温度,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创业仅半年,国家自然博物馆便通过社交平台注意到她们的海洋主题手作,这份来自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关注,让她们惊喜之余,坚定了努力打造充满海洋魅力的手作品牌的信念。
2025年2月,二颗糖与珠海留贝珠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留贝”)达成合作。二颗糖将珠海日月贝的弧形轮廓融入贝壳拼贴。成品开售后,产品迅速获得年轻消费者认可,一期销量达800个。
2025年7月,二颗糖与青岛文旅融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双方采取独家授权的线下合作模式,在冰箱贴设计中融入青岛海洋特色,并计划于8月底推出一款融入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以下简称“奥帆中心”)IP“奥帆帆”形象的全新产品。新产品在保留手作自然质感的同时,让消费者既能感受到青岛的海洋特色,也能获得与奥帆中心相关的专属记忆。
7月下旬,二颗糖原创贝壳冰箱贴在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游客中心内文创店开售,8月初,第一批产品基本售空。销售柜台店员表示消费者多为年轻群体,并愿意为这种有独特性、有情感温度的产品付费。后续,双方还将在青岛其他景区陆续开启销售。
这些认可与合作,本质上都是对“情感载体”这一定位的共鸣。如今,在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对情绪调节的需求持续增长,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情绪消费成为极具潜力的消费升级新方向。
03
勇敢贝壳,不怕困难
随着名气扩大,挑战也随之而来。最显著的矛盾莫过于原创保护与抄袭困境。“看到有些博主设计的款式与我们高度相似,甚至直接抄袭我们的旋转款冰箱贴创意时,确实难受。”唐雨婷坦言,多次维权无果曾让她们倍感无力。但她们选择以更积极的姿态应对:一方面,为每款原创设计申请版权登记;另一方面,将抄袭视为另类“认可”,倒逼自己加速创新迭代。
更大的挑战在于平衡手工温度与市场需求。当留贝提出批量订单时,量产压力骤增。她们摸索出一种“有边界”的灵活策略:核心设计与关键工序(如贝壳挑选、装饰搭配)坚持亲手完成,确保手作产品的“灵魂”不消退;基础准备工作(如揉制粘土、初步打磨)则交由可靠伙伴分担。同时二颗糖严格控制生产量,以保证产品品质。唐雪君介绍,她们每月会预留20%时间专注研发新设计,避免因赶工让手作变成“流水线复刻”。
对于二颗糖来说,市场需求不是倒逼自己妥协的压力,而是筛选方向的镜子。例如,当下情绪经济热度高涨,年轻消费者普遍喜爱定制类产品,她们便优化沟通流程,让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更高效落地。
未来,二颗糖的蓝图充满技术想象力。唐雨婷介绍,“数字+文创”将会成为二颗糖的全新设计之一。她与搭档正在研究如何在保证美观耐用的基础上,将NFC芯片嵌入到粘土中,让冰箱贴“会讲故事”——手机轻触即可播放关联音乐或录音片段。虽然还有一些技术难题,但她们很期待能让手作产品既有温度,又多一层科技互动感,让小物件承载更多意义,让“海洋记忆”既能摸得着,又能听得见。
在情绪价值对消费决策影响越来越大的当下,人们对情绪调节的需求持续存在,情绪经济正在成为新增长点。以二颗糖为代表的手作力量,正用贝壳、粘土和真心,在冰冷的商业逻辑中倾注情感,在标准化的浪潮中雕刻独特性,展现能够满足消费者兴趣的新型业态。她们的故事证明,小而美的载体,也能粘合最真诚的情感与最辽阔的市场。当年轻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那些能承载情感、传递温度、彰显个性的产品,正在重新定义“消费的意义”。
商周刊记者 尹为鉴 王严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