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李建学
西安东岳庙隐在新城区昌仁里,之前几次路过都没留意。
星期天跟隔壁老王访古探今,说好去关中书院,还带了身份证,没想到人家正在维修暂不开门。
弟兄二人沿着城墙内外溜达到近午,准备找地方吃饭,无意间路过东岳庙,可以刷身份证进去看。
西安东岳庙始建于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就为祭祀“东岳大帝”而立;到南宋及随后的元代遭毁,明弘治年间、万历十年包括清光绪二十一年3次重修。民国时东岳庙衰败,解放后改为昌仁里小学;文革中庙内塑像、石牌坊和石碑被砸;2005年小学迁走,东岳庙回归文物管理;2013年全面整修后,2018年8月才向社会开放。
也就是说,2006—2017年我们多次在城墙上组织自行车赛,看到的东岳庙,都不能进去啊。
其实,我不知东岳庙供奉的哪路神仙;对“东岳大帝”,也是知之甚少。王同学说:“东岳大帝”来自泰山,管理人间所有事务,连城隍爷都管。大殿内果然有其权限图文,内容比较全面。
东岳泰山,为历代帝王封禅之地,后来随封禅活动的发展被神化;古代祭天告地的封禅,慢慢转化为祭神,泰山神—“东岳大帝”也就被树起来了。
秦汉以来,“东岳大帝”的影响已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甚至人们的生活。汉族民间传说中,“东岳大帝”主管世间一切生物的出生,担当上天与人间沟通的使者,为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
由此延伸出来的具体职能,包括这么几个方面: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
唐以后,“东岳大帝”更加人格化,被皇帝加封为“王”,其神庙也在各地大量兴建。
东岳庙为祠庙类道教建筑,多反映宋朝的主流思想,即通过国家祭祀,体现“唯我独尊”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宋以后的几个朝代,东岳庙慢慢转化为民众活动的场所。
西安东岳庙坐北朝南,庙门处原有华表石两尊,院内有石牌坊、石狮子和刻有历史印记的碑石;庙内原有硬山式山门三间,前、中、后三殿及东、西对称的庑廊等建筑,组成三进院落。东偏院原有三教宫,供奉老子、释迦和孔子泥塑像。
现在仅存中轴线上的大殿、中殿和后殿,均为明代及其后来重修建筑。
大殿四周的24根廊柱比较奇特,殿内东、西壁和后壁棋盘门两侧残存大幅彩色壁画,内容为山水、阁楼、人物和花卉所组成的神话传说,富于元明时期画作风格。
现代学者寇养厚曾赋诗《西安东岳庙》,有助于欣赏和理解躲在大都市内的这座古庙。
诗曰:
碧瓦青砖大院门,初成北宋有深因。
三生自认来生重,五岳谁如泰岳尊。
异地筹钱修岱庙,同时许愿拜山神。
春秋代序千年后,殿宇空空壁画存。
东岳庙壁画仅存于主殿和寝殿的东、北、西壁,主殿壁画描绘东岳大帝司职题材有54幅,其中东、北、西壁各18幅,共有人物252个。
在东岳庙,看到壁画正在维修,也不准拍照,画面内容跟明清小说中的差不多。大殿上的廊柱之外,屋檐下那些层层叠叠的榫卯结构都有年成。
在东岳庙,明白了“东岳大帝”的来历及其历史文化意义,还观看了凤翔民俗作品系列展,都是意料不到的收获。
2025年9月8日晨于西安•家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