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本报特推出《追寻红色印记》系列报道,带您走进北京的街巷、山水、公园与场馆,在行走中聆听历史回响,在感悟中传承红色基因。
七条路线各有特色:老城胡同里,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张自忠路的将军印记与什刹海畔的名人故居交相辉映。京西山水间,平西情报站的隐秘故事广为流传。香山脚下,北坞公园见证热血岁月。奥园片区里,现代化场馆象征着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富强。卢沟桥畔,抗日烽火与国潮街区碰撞出奇妙“火花”。还有平西深山中嘹亮的红歌、红色电影里的流金岁月……漫步其间,红色记忆和爱国主义精神一定会浸润您的心田。
郭沫若纪念馆内的郭沫若坐姿雕像。 和冠欣摄
秋阳洒在西长安街的树丛中,一组特殊的雕塑总能留住过往行人的目光。一枚“怀表”的指针永远定格在1937年7月28日14时30分,旁边翻开的“书籍”上,“个人安危事小,抗敌事大”的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是大名鼎鼎的佟麟阁路。
在北京,以抗日将领命名的道路还有赵登禹路、张自忠路,而什刹海畔众多的名人故居,同样承载着深厚的抗战记忆。这些道路与故居,共同构成了镌刻在城市肌理中的红色印记。
这个假期,沿着以三位将领命名的街道漫步,在什刹海畔的名人故居前驻足,成为不少市民和游客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家国情怀的热门选择。
佟麟阁路
鎏金誓言映初心
从复兴门内大街向南步入佟麟阁路,全长1500米的南北向街道藏着元大都金水河的旧影。民国初年这里还是南沟沿,抗战胜利后,为纪念在北平保卫战中壮烈牺牲的佟麟阁将军,这条路正式更名,成为城市肌理中永不褪色的红色符号。
如今漫步街头,中华圣公会教堂里的书局飘着咖啡香,成为年轻人竞相打卡的文艺地标。不远处,就是北平地下党会师大会旧址,青砖灰瓦间,仿佛仍能触摸到革命年代的“脉搏”。最动人的莫过于街角的钟表雕塑,1937年7月28日,正是佟麟阁将军殉国的日子,雕塑旁的铭牌详细记载着将军率部抗击日寇的壮烈事迹。
“每次带孩子来都要站在这里读一遍这段历史,让他知道今天的和平是怎么来的。”市民王女士的话,道出了不少游客的心声。
赵登禹路
铜铸浮雕话忠魂
从佟麟阁路向北,穿过阜成门内大街便来到赵登禹路。这条贯通西直门内大街与阜成门内大街的道路,元代时也是金水河故道,原名北沟沿,同样因纪念抗日将领而更名为“赵登禹路”。路一侧,是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前身为志成中学),外墙中央镶嵌着一组铜制浮雕,由卢沟桥的雄狮、赵登禹将军塑像、将军题写的“为国家扶正气”和“孝思维则”三块浮雕组成,向过往的行人默默讲述赵登禹将军的故事。
张自忠路
地铁站内忆英烈
沿着平安大街向东走,穿过中轴线便进入东城区的张自忠路。这条仅700多米长的街道,藏着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等历史遗迹,而最特别的打卡点,当数北京唯一一座以抗战英烈命名的地铁车站——张自忠路站。
从地铁5号线A口进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近2米高的张自忠将军半身铜像。将军身着戎装,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底座“民族英雄张自忠”七个大字庄重肃穆。站内五块青铜浮雕连成一组壮阔的战斗场景:战士们吹着冲锋号、挥舞大刀、端起步枪奋勇冲锋,再现了当年抗日军民的英雄气概。常有乘客停下脚步,在铜像前献上一朵菊花,有的还会轻声诵读浮雕旁的文字说明。
什刹海畔
名人故居里的文化抗战
离开张自忠路,向西漫步,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的北京鲁迅博物馆、什刹海后海北沿的宋庆龄同志故居、护国寺街的梅兰芳纪念馆,共同勾勒出抗战时期文化救亡的动人图景。
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内,“怒吼吧,中国——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抗战版画展(1931—1945)”已开幕。馆藏132幅抗战时期木刻作品、13种版画图书刊物及3封画家信札,充分展示了14年抗战中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与抗争史。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漫步至宋庆龄同志故居,西府海棠、和平鸽舍、岁岁平安石、凤凰国槐等景点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拍照。在儿童秋千前,小朋友们认真地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这架秋千是宋庆龄生前亲自指示工作人员制作的,每逢节假日,她都邀请工作人员的孩子和周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此嬉戏玩耍,与他们一起过节。”工作人员介绍。
故居主楼,小厨房、书房、小客厅、洗衣房都保持了宋庆龄同志生前的原状。卧室兼办公室中朴素、陈旧的家具,令不少游客感慨万千。
宋庆龄生平展中,生动丰富的影像资料讲述了宋庆龄同志从立志报国、明志许国、民主救国到共商建国、为国树人、国际友好等9部分的人生历程。
护国寺街9号的梅兰芳纪念馆是一座雅致的二进四合院。正院的会客室、书房保持着原貌,两株海棠和两株柿树生机盎然。
“1951年梅先生从上海回到北京,就在这里度过了最后十年。”馆长李立中介绍,经过整修,纪念馆的开放面积增加了三分之一。
国庆中秋假期,梅兰芳纪念馆推出“傲骨梅香——梅兰芳的抗战岁月”主题展览。复刻的“梅花诗屋”一角吸引观众驻足拍照,AI技术生成的大师声音及动态影像,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傲骨梅郎”隔空对话。
从佟麟阁路到张自忠路,从北京鲁迅博物馆到什刹海畔的名人故居,长假期间,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边走边讲,让年轻一代在实地探访中读懂历史;游客们用镜头记录红色印记,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感悟;志愿者们坚守在各个景点,为游客讲解背后的故事。
相关新闻
老城胡同的红色记忆丨一条全是“考点”的宝藏路线
来源:北京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