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黄金周都在重复一边抱怨高速路严重堵车,景区人挤人前胸贴后背;一边依然乐此不疲地加入拥堵大军。关于这个问题,主要的原因是除了体制内单位有年假,其他很多单位年假没保证;另外就是即使有年假但是趁着黄金周可以带孩子一块旅游;还有就是好像黄金周不出游待在家里是种“浪费”,所以明知道拥挤不堪也非要在黄金周出游。
如果熬到退休,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我退休前觉得每个黄金周待在家里感觉多少是有点“浪费”,于是记了好几年的黄金周七天或者八天的流水账日记,看看这难得的七八天大假是如何度过的?有没有被“浪费”掉?。终于熬到提前退休,这种黄金周不出游显得“浪费”的感觉立马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因为以后的日子每天都是“大假”。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要人们熬到退休再去旅游吗?当然不可能。问题是有必要非得黄金周去凑热闹吗?这又转回开头总结的两个主要原因:体制外的人很多没有年假以及即使有年假也想趁着黄金周带着孩子一起出游。
关于第一点,如果没有年假但是工作相对稳定,为了保住饭碗,只能黄金周出游,这确实是没办法的事情。而带孩子出游就有得说道了。大部分16岁以下的孩子对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区是没有多少概念的,他们跟着家长走只是可以去“玩”的喜悦,至于是去家附近的草地追逐打闹还是去热门景区“学习”历史文化基本上没区别,甚至他们或许更愿意去不挤不累,有水有沙的地方玩玩水玩玩沙。
而什么5A景区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遗迹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他们的文化知识层次还很有限,欣赏不来感受不到这些地方的价值。而16岁以上的青年很多已经不愿意跟父母一块儿出游了,兴趣点完全不一样。所以趁着黄金周带孩子一块儿去玩不是不可以,而是避开热门景区,去可以玩水玩沙子的地方或许更符合小孩子的兴趣,没必要去热门景区人挤人地受罪。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心得,不一定说得对。不过,说真的,退休后黄金周的价值彻底消失,365天天天都是假期。很多上班时觉得很重要的事情,退休后荡然无存。由此延伸出一条:很多生活里觉得不得了了不得的事情百年后同样荡然无存。小到黄金周的“价值”,大到各种人们头脑里无比重要的“价值观”,都是一段有限的时期内才显得有其“价值”,随着那段时期的结束而自动消失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