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沙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神奇的雅丹地貌、西北影视拍摄基地敦煌古城、扬名千古的阳关、玉门关……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城市甘肃敦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文化遗产,具有位势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战略意义,被人们称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敦煌”。
近年来,敦煌市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充分发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敦煌文旅产业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擦亮“人类的敦煌”金色名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敦煌市不断创新“旅游+”“+旅游”模式,推进景区提档升级、服务质量提升、文旅业态培育、消费场景创新,全市旅游人数跃上新台阶。据敦煌市文旅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敦煌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092.04万人次,同比增长24.3%;旅游花费189.07亿元,同比增长21%。2025年1月至7月,敦煌市接待中外游客1525.25万人次,同比增长18.37%;旅游花费141.33亿元,同比增长29.47%。
在发展文旅产业过程中,敦煌市强化基础支撑,景区建设开启新篇章。大力推进景区景点提质升级,对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路网、中门停车场进行提升改造、开展景区内部实施照明及夜景氛围亮化工程、优化调整驼道线路、安装降尘喷淋设备和环保除尘雾炮机等,进一步提升景区整体品质。悬泉置遗址景区开园迎客,阳关玉门关旅游区5A级景区、敦煌市博物馆3A级景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悬榆路建成通车,敦煌夜市、鸣沙山月牙泉、雅丹等核心景区基础设施多维提质。“万人星空演唱活动”火爆全网,无人机秀、灯光秀、沙屏秀精彩不断,成功斩获国家级“长城奖一-文旅好品牌”。沙州楼、敦煌书局、沙州食驿、敦煌食局、上元市集网红效应持续放大,敦煌印局、沙州艺境、敦煌无界等文旅消费新场景建成投运,敦煌夜市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敦煌沙州旅游度假区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敦煌市宾馆酒店、民宿、农家乐、旅馆、户外露营等多种旅游业态持续升级,旅游接待能力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城乡住宿接待单位达到862家,客房 3.29 万间,床位7.8万余张,已形成涵盖宾馆酒店、旅行社、研学基地、旅拍等17类超5000家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文旅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全市交通体系日渐完善。境内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完备,建成柳敦高速、敦当高速,开通对外直达列车6对;运营国际国内航线35条、通航城市24个,相继开通敦煌至香港、首尔、雅加达、吉隆坡等旅游包机,航空口岸签证业务获国务院批准,航空口岸签证处顺利落地,敦煌莫高国际机场跻身民航百万级机场行列。
此外,敦煌还推动旅游与会展业的深度融合。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敦煌文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量,更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丰富了文旅体验的层次,提升了敦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聚力打造“会展之都”,敦煌市招引各类展览展会活动,发展高端研学业务,延长游客在敦时间,会展经济展现新风采。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落户敦煌并成功举办八届。成立丝绸之路(敦煌)会展联盟,举办“敦煌会展上海推介会”,建立北京、宁夏会展推广中心,设立1000万元会展专项资金,招引举办2025敦煌国际摄影周、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丝路之光·何以敦煌”国际媒体采风、2025“颂和平”首届敦煌国际艺术周、第二十届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等各类会议论坛、展览演出、节庆赛事2000余场次。敦煌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会展城市奖、中国优秀会展城市50强、中国会展经济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第八届敦煌文博会期间,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项目建成投用,4.2万平方米的展馆和会议厅让敦煌会展优势进一步扩大。
伴随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敦煌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对外交流成果丰硕。先后创新开展“敦煌文化环球连线”等外事活动17场次,与白俄罗斯新格鲁德克区、尼泊尔蓝毗尼文化市等6个国家8个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与安徽省、福建省等10个省(自治区)17个县(市、区)缔结国内友好城市关系。《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入选2024年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城市典型案例。
来源:掌上敦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