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的旅行,怎么就不“卷”了?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年轻人的出行轨迹悄然改变。曾经风靡的“特种兵旅游”,那种极限打卡的奔波,正被一种更松弛的方式取代。这种新玩法叫“串游”,它不再“上车睡觉,下车狂飙”,而是钟情于“一程多游”的深度体验。
走马观花,终究不如下马看花。过去,“特种兵”们信奉“快旅快游”,一天换一座城,累得人仰马翻。现在,年轻人更愿意感受风景。他们发现,与其在网红点人挤人,不如去省际交界处转转。上午还在江郎山感叹丹霞雄奇,下午就能跨省到上饶望仙谷,一秒切换到仙侠世界,这种新鲜感远比单纯打卡过瘾。
“串游”有多火?数据给出了答案。旅游平台显示,假期里省际交界城市的订单量同比猛增58%。像云贵川交界的昭通、湘粤桂交界的贺州,这些“边缘”地方,成了年轻人的新宠。其中,高达62%的00后是主力军。他们见多识广,对旅行的期待早已超越“到此一游”,更看重旅行带来的情绪价值,渴望在途中找到真实的自我。于是,有人奔赴祖国的“神州四极”——去漠河找北,到抚远迎第一缕阳光,在西极乌恰感受辽阔,于南极角尾乡听涛。这种探索,不再是征服,而是一场与自我、与天地的对话。
高铁网络的四通八达,让跨省“串门”变得像去邻居家一样方便。交通的便利,加上年轻人心态的转变,催生了这场旅行变革。那些曾被忽视的省际小城,也因此迎来机遇,纷纷用免费停车位、特色活动等诚意举措迎接游客。这不仅是旅游线路的创新,更是区域经济与文化融合的生动写照。
如果说“特种兵旅游”是追求效率的快餐,那“串游”就是一锅文火慢炖的老汤,滋味全在时间里。它代表着一种更从容的生活态度。旅行的意义,正从“我到过”的炫耀,回归到“我感受过”的丰盈。当脚步慢下来,心才能真正沉入风景里,这或许才是假期最该有的样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