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马上结束了,我没去太远的地方玩。听人说榆树湾最近挺热闹的,我就去那边逛了逛。榆树湾曾是舞水繁华码头,怀化核心地带的代名词,那些老店铺、石板路都装着不少怀化人的记忆。随着城市更新,老街慢慢被高楼取代了。为了让怀化人找回一些念想,专门打造了一个新的榆树湾街区,听说还是省里旅发大会的重点项目。现在旅发大会刚开完,又赶上长假,人气旺得很。听说一天有20多万人来玩,连央视都报道了。今晚我也带着相机过来凑热闹,看看到底有多火。
一走进街区,就看到一幢像城堡一样的建筑,是巫傩部落展馆。里面分成好几块区域:傩王村那边摆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面具,还有个要买票才能进的VR体验馆,没想到老传统还能这么高科技;淘陶村那边卖的都是瓷器,杯子碗盘啥的样样都有,做工看着特别精细。
逛完展馆走进步行街。街道两边都是苗侗风格的吊脚楼,全是木头搭的。这些房子里卖的东西可多了,有旅游纪念品、当地手工做的小玩意儿,还有各种好吃的,香味老远就能闻到。有些房子上挂着"会同""麻阳"的牌子,估计是怀化各个县市的特产店。最打眼的是几栋连体的金黄色阁楼,原来是辰州矿业的"黄金楼",进去能了解不少关于金矿的事儿。对面是芒果TV开的"快乐大本营体验馆",好多年轻人戴着VR眼镜坐在会动的椅子上,又叫又笑的,可热闹了。
街区中间有个不大不小的人工湖,湖水清澈透明,天上的云啊、周围的灯啊全映在水里头。风一吹,水里的倒影就跟着晃悠,特别好看。湖边栏杆旁挤满了人,个个举着手机等着看水上表演,看那架势大家都很期待。
要说这地方最打眼的,还得数那座雪峰鼓楼。这楼可高了,27米多,占地也特别宽,比之前破吉尼斯纪录的三江鼓楼还要大。鼓楼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是村民议事开会、操办红白喜事的地方。这座鼓楼有13层,也是木头搭的,神奇的是没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咬合而成,老祖宗的手艺真是绝了。晚上七点来钟,鼓楼亮起红彤彤的灯光,跟天上圆滚滚的月亮一起,把整个街区都映得亮堂堂的,节日气氛更加浓烈。
从鼓楼西侧的青春广场往外走,便能看到一座风雨桥,名叫仙人桥。桥面比芷江那座有名的龙津风雨桥还要宽。两头设有楼门,两边配有可遮风挡雨的走廊,而中间则是露天桥面。 过了桥就是天问岛,其实它并非真正的岛屿,而是太平溪与舞水交汇处的一块陆地,三面环水,算是一座半岛。这里以前是湘维的老厂房,如今已改造成瓷器馆、非遗展示厅、书吧等场所。岛的北端,是由巨型竹简搭建而成的天问书卷;岛的南端,则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屈原雕像。或许有人会问,屈原跟怀化究竟有何关联呢?实际上,二者的关系颇为密切。当年屈原遭流放,在怀化溆浦居住了 9 年,其足迹遍布五溪大地,还创作了《涉江》《橘颂》等千古名篇。因而,也为怀化留下了不少文化种子。
沿着太平溪前行,两岸悬挂着橘黄色的灯笼,灯光映照在水面上,宛如撒下一层碎金子。 不知不觉间,月亮已升至头顶,但榆树湾依旧格外热闹。街巷里人流如织,店铺中座无虚席,孩子们追逐着气球奔跑,大人们在一旁闲聊。有人穿着汉服拍照,有人牵着驮羊造势,还有人深情投入地演唱……
夜晚的榆树湾是灯的世界、人的海洋。在这里既能找到老怀化的影子,又能感受到当下文旅的活力。如果你有空,不妨也来榆树湾逛逛,说不定也会像我一样,被这里的热闹劲儿和文化味儿所吸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