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此行!既欣赏到唐家河秀美风光,还偶遇了野生金丝猴!”10月8日,在青川县唐家河,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彬兴奋地分享着他的旅行体验。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青川县借九绵高速通车红利,以丰富业态、精细服务激活文旅活力,实现游客量与收入双增,达成“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目标。
高速贯通迎客来 文旅经济创新高
“九绵高速通车后,来唐家河的游客明显增多了。”青川县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交通动脉的畅通,为青川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据青川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统计数据:双节假日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76.72万人次,同比增长19.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22.8%,文旅经济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而九绵高速的全面通车,正是这一态势背后的“关键引擎”。
“从九寨沟县出发,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到了唐家河,带老人孩子出游特别省心。”自驾游客李欣女士的感受,道出了众多游客的心声。高速通车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带动全县景区游客量大幅攀升,其中唐家河旅游区表现尤为抢眼 —— 累计接待游客 11.62 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 93.79 万元,分别同比增长 25.0% 和 23.9%,成为青川文旅的 “核心吸引极”。
假日期间,来青川的游客仍以成都、绵阳、南充等周边城市为主力,同时青海、内蒙古等省外游客数量显著增加,省外客源占比突破20%,标志着青川文旅的辐射力从区域走向更广阔市场。
交通便利度的提升,直接带动了住宿市场的火爆。唐家河熊猫酒店、锦江宾馆等精品酒店,以及古桥别院、清溪山与、山谷原舍等特色民宿,连续多日客房出租率突破 90%,部分热门民宿节前一周就已预订一空,“一房难求”成为假日常态。
多维创新引客留 业态活动添活力
依托交通优势,青川县整合文旅资源,通过跨区联动、特色活动、双线传播,打造“引客来、留客住”生态。
打造“游九寨 宿青溪 唐家河里遇惊喜”精品旅游路线,深化与九寨沟等周边景区联动,在其官方平台添加唐家河、青溪古城文旅推荐页,实现门票系统接入和“一站式购票”,推出“九寨沟 + 唐家河”“剑门关 + 唐家河”优惠套餐,吸引大量游客。
宣传上构建“线上 + 线下”矩阵:线上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广青川文旅新业态,“炙三国”“青川记忆时光馆”等网红打卡点通过话题传播、达人探店提升知名度;邀请“青川程瑶”“三老汉”等30余名文旅推荐官发布美景美食美宿内容300余条;线下在成都、绵阳120余辆公交车车身,京昆、九绵高速10余处广告牌上,投放“金戈铁马古青溪,熊猫彩林唐家河”等广告语,精准触达客源地。
活动供给打造“全时段、多业态”场景:唐家河推出“晨观・夜探・寻川金丝猴”套餐、摩天岭徒步赢奖牌、机甲秀、“千人纸笔”活动,吸引亲子家庭;青溪古城举办十二花神汉服秀、“三国风云” 攻城剧本游,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还有三人“坝坝篮球”擂台赛、“犬守粮仓”等活动,以及各乡镇 “寻味中秋”“茶山夜语”演唱会等“坝坝经济”活动,覆盖不同客群,让游客“白天有玩头、夜晚有看头”。
精细服务筑防线 青川温度赢口碑
为保障游客畅行,青川县从交通接驳、停车保障、安全管控等方面升级服务,以“精细化”传递“青川温度”。
出行便利上,开通景区直通车衔接高铁;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位1000余个;唐家河门票、观光车票接入携程、抖音,推行分时段入园,调控游客密度。
服务保障上,坚守“游客至上”理念:在青溪古城、唐家河设23个志愿服务点,每日120余人队伍提供饮水、急救、咨询服务,累计服务超千次;实时推送天气、客流、交通信息;唐家河医护人员为扭伤游客治疗,助其登顶,获游客点赞。
安全管控上,构建 “全域化、立体化” 防控体系:县委、县政府组建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安全生产、市场整治;县目标绩效事务中心联合多部门督导;值班县领导在唐家河设临时指挥部,动态优化管控;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20余人次,检查文旅场所310家次,整改隐患32处;全天候监测舆情,对游客问题“2 小时内回应”,处置咨询投诉5件,办结率100%,实现旅游安全 “零事故”、重大舆情 “零发生”。
“青川县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文旅市场的繁荣景象,不仅展现了青川县丰富的文旅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生态文化,更体现了青川县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创新与实践。”青川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九绵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青川县的文旅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国内外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胜地。
( 鄢怀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