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长假刚过,出境游这边儿直接上演了“冰火两重天”,日本那边儿游客多得快挤不下,泰国这边儿却冷冷清清,跟往年热闹劲儿差远了,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挺耐人寻味。
打开Airbnb搜国庆出境游,日本的搜索量比去年快翻了一倍,携程直接把它排到海外热门目的地第一,同程旅行9月的数据里,日本也是稳稳的榜首。
我身边有个叫刘磊的朋友,算是资深国际游爱好者,今年都去了四五次日本,跟我聊天时还说“本来想换个地方玩,后来发现跟其他国家比,日本性价比是真高”。
为啥大家都爱去日本?安全肯定是个大原因
有个全球和平指数报告,2025年日本排第12名,比泰国的第38名靠前不少。
也正因如此,今年前七个月去日本的中国游客里,九成都是自由行,要是一个地方让人觉得不安全,谁还敢自己瞎逛啊?除了安全,花钱方面也让人舒服,国庆飞日本的经济舱大概六千多块,虽说也涨了点,但比飞欧美动辄几万块便宜多了。
而且现在1块人民币能换差不多20.6日元,日元贬值下来,买东西总觉得“好像没那么贵”。
更方便的是,中日没时差,不用倒来倒去,吃的口味也接近,去了不用适应半天,这些细节其实特影响旅行体验。
日本这热度也不是国庆才有的,全年都在涨。
日本旅游观光厅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单月就有340多万人次外国游客去日本,其中中国游客最多,前八个月累计下来,中国游客超了670万人。
不光是中国人去得多,印尼、俄罗斯这些地方的游客也涨得厉害,俄罗斯甚至翻了一倍。
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这些国家,游客量也涨了两成多。
这么看下来,日本旅游的客源越来越广,不是单靠某一个国家撑着,这热度自然稳得住,跟日本比,泰国今年就有点“惨”了。
泰国旅游局的数据显示,从年初到9月22号,去泰国的中国游客才330万人次,比去年少了不少,就连国庆这段时间,预测也就20万人次,比去年的26万多还降了一截。
泰国也不是没努力,国庆前还搞了个“当地风味,当地泰国”的活动,想靠美食拉游客,可效果好像不怎么样。
为啥泰国吸引不了人了?说到底还是安全问题。
我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不少网友吐槽,“去泰国容易,能平安顺利回来吗?”“就算宣传得再安全,冒着风险旅游也不值当”。
之前还出了中国演员在泰国被绑架的事儿,加上大家对当地诈骗中心的担心,安全感没了,谁还愿意去?泰国法政大学有个老师也说,要是不解决安全问题,再搞多少推广活动都没用。
这话我特认同,旅游本来就是图个放松,全程提心吊胆的,还不如在家待着。
泰国留不住的游客,不少都去了其他地方。
比如马来西亚,现在跟中国全面互免签证,不用再费劲办签证,今年前五个月就接待了181万中国游客,差不多是去年全年的一半。
印尼也不错,靠签证方便和旅游资源,国庆期间还进了Airbnb的热搜目的地前十。
这些地方相当于接住了从泰国流出来的需求,也让大家多了不少选择。
日本游客不“扫货”了?现在更爱“精打细算”以前大家去日本,总爱疯狂买奢侈品,现在好像变了。
有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去日本的游客,人均花的钱跟去年差不多,但花钱的地方不一样了。
折扣店和药妆店更受欢迎,比如堂吉诃德今年4月的免税销售额就创了单月新高,反观奢侈品,日本百货店的免税销售额连降了三个月,LV在日本的销售额也比去年同期降了不少。
本来想是不是大家手头紧了,后来发现不是,是消费更理性了。
瑞穗有个分析师说,游客在住宿和餐饮上的开销相对固定,购物花多少钱,很容易受汇率影响。
现在日元贬值的趋势缓了,买奢侈品的“汇率红利”少了,大家自然就少买贵的,更愿意把钱花在实用的东西上。
这种转变其实挺好的,旅游不再是“疯狂扫货”,而是真正享受过程,这才是旅游该有的样子。
除了消费变理性,大家去日本旅游的方式也在变,以前都扎堆去东京、大阪这些热门城市,现在不少小众地方也火了。
Airbnb的数据显示,福冈因为美食多,搜索量涨了3倍多,离东京两小时车程的伊豆半岛,靠自然景观和休闲体验,热度也涨了2倍。
这背后其实是大家更想深度体验当地生活,而不是走马观花看景点。
日本的交通也帮了大忙,之前有个报告说日本的铁路基础设施质量全球第一,去小众地方也方便,不用在路上浪费太多时间。
反观东南亚一些地方,比如巴厘岛,高峰期堵车严重,努沙佩尼达岛的路还没修好,船班也不稳定,想深度游都费劲。
这么一对比,日本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中企去日本做买卖,没那么容易
日本旅游火了,中国企业也想分杯羹。
比如支付方面,日本的Docomo、auPAY这些主流支付平台,今年都跟微信支付合作了,中国游客在日本付款更方便,出行有滴滴,住宿有ClubMed,订行程靠携程,差不多覆盖了旅游的全流程。
餐饮方面,蜜雪冰城今年3月还开放了日本加盟,池袋店还成了Tabelog珍珠奶茶品类的浏览量榜首,海底捞早在2015年就进驻日本了。
但想在日本做好生意,没那么简单,首先就是缺人,日本老龄化严重,有报告预测到2030年,住宿和餐饮行业会缺33万劳动力。
而且日本的最低工资还在涨,今年8月建议提到每小时1118日元,差不多54块人民币,人力成本越来越高。
更麻烦的是供应链,日本多地震、台风,对供应链的要求特别高,比如得建紧急配送体系,还得严格执行HACCP体系,这些都会增加成本。
就拿餐饮来说,日本本土的吉野家,到现在也就1200多家店,星巴克在日本也才1800多家,远不如在美国和中国的门店多。
这说明在日本,想把门店开多、实现规模化,难度特别大。
蜜雪冰城现在在日本也就几家店,海底捞也没进Tabelog的火锅预订TOP10,中企想在日本站稳脚跟,还得好好琢磨怎么适应本地的规则。
总的来说,2025年国庆出境游的“冰火两重天”,其实是大家选择变了的体现。
安全、性价比、深度体验,这三样成了大家选目的地的关键。
日本刚好踩中了这些点,泰国没解决安全这个核心问题,自然留不住人,对中国企业来说,日本市场是块“肥肉”,但想啃下来,还得克服人力、供应链这些难题。
未来大家出境游,估计会更看重“玩得舒服、花得值”,那种只跟风的旅游,怕是会越来越少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