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假期圆满落幕。宕昌县文化旅游市场凭借“食有羌藏风味、住有山水意境、行有便捷保障、游有多元体验、购有地道好物、娱有沉浸互动”的特色优势,交出亮眼成绩单:
全县接待游客68.91万人次
同比增长42.5%
实现综合旅游收入38934.15万元
同比增幅达43.8%
两项核心指标的高速增长,既是文旅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的生动缩影,更标志着全县文旅产业在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数据透视:
量质双升彰显市场强劲韧性
本次“双节”假期旅游市场的核心亮点,在于“规模扩张”与“品质提升”的同步推进。接待人次与综合收入增幅均突破40%,直观反映出全县旅游市场正从“流量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人均消费的稳步提升,背后是旅游消费结构的持续优化——游客不再满足于单一观光,而是更倾向于深度体验,带动餐饮、住宿、文创、娱乐等全产业链消费协同增长,凸显出宕昌县文旅产品对游客的综合吸引力与消费黏性。
特色深挖:
以“食住行游购娱”六大维度
打造宕昌专属文旅记忆
“双节”假期期间,宕昌立足羌藏文化、生态资源、红色基因三大核心,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精准发力,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沉浸式感受“红色圣地、千年药乡、山水官鹅、康养福地”的独特魅力。
(一)食:品羌藏风味,尝宕昌本味
宕昌依托本地食材与羌藏饮食文化,让“吃”成为旅游的重要体验环节。
•景区周边与县城主干道的“宕昌味道”美食街人气火爆,洋芋搅团、鸡汤冻冻、腊肉炒蕨菜等特色菜品成为必点清单,部分农家乐推出“金秋养生宴”,以官鹅沟野生菌、散养土鸡为原料,搭配本地黄芪、当归等药膳食材,既契合游客“康养”需求,又传递出宕昌饮食的地道风味。
•哈达铺镇部分农家乐、餐厅推出“红色忆苦餐”,玉米糊糊、荞麦馍、炒南瓜等当年红军长征时期的伙食复刻呈现,游客在品尝中重温红色历史,让“吃”更具文化内涵。
(二)住:宿山水之间,享沉浸体验
宕昌打破传统住宿局限,将“住”与生态、康养、文化深度绑定,打造“一晚也难忘”的住宿体验。
•官鹅沟周边的“峡谷民宿”集群成为热门选择,部分民宿采用羌藏传统木楼建筑风格,推窗即可见峡谷溪流与金秋彩林,部分民宿还提供“星空露台”“篝火晚会”服务,游客夜晚可赏星空、听羌歌,沉浸式感受山野静谧。


•娥嫚康养民宿推出“康养主题客房”,房间配备负氧离子发生器、草本香薰,搭配“睡前泡脚+中医理疗”增值服务,“双节”假期期间客房入住率达95%以上,不少游客为“住得舒适、住得养生”特意延长停留时间,推动“一日游”向“多日度假”转变。
(三)行:通全域动线,保出行顺畅
针对“双节”假期期间大客流,宕昌以“便捷、安全、有序”为目标,优化“行”的保障体系。
•交警部门提前规划交通动线,在高速宕昌出口、官鹅沟景区停车场、哈达铺景区入口等关键节点增派警力,实行“远端分流+近端引导”,同时开放县城学校、机关单位停车场供游客免费使用,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四)游:融多元业态,玩出宕昌特色
宕昌以“生态+红色+康养”为核心,让“游”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文化之韵、康养之益。
•官鹅沟景区:依托“峡谷、湖泊、彩林”金秋景观,推出“徒步探幽”“湖面泛舟”等经典项目,同时升级IP互动体验——“小钻风”“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角色不仅在步道与游客合影,还带领游客参与“寻找官鹅秘境”趣味任务,完成任务可兑换景区特色文创,让“观光”变成“互动游戏”,吸引大量年轻游客与亲子家庭参与。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在“革命旧址参观+文物展陈”基础上,推出“红色研学”体验项目,游客可穿上红军军装、重走红军长征路(哈达铺段)、通过观看红军大院演出《红古情》“沉浸式体验”红色历史。
•娥嫚康养驿站:围绕“康养”核心,推出“森林疗愈漫步”“免费泡脚等服务,驿站还联合本地中医馆,为游客定制“个性化康养方案”,不少游客专程前来“放松身心、调理身体”,让“游”兼具“养生功能”。
(五)购:带宕昌好物,留旅途记忆
宕昌整合本地特色农产品与文创产品,让“购”成为传递地域文化的载体。
•景区与县城设立“宕昌特产展销中心”,集中售卖花椒、当归、黄芪等宕昌中药材、羌藏手工艺品(如刺绣、木雕),部分展销中心还提供“快递到家”服务,解决游客“携带不便”问题。
•哈达铺景区推出“红色文创”系列,如拍报机、印有长征语录的笔记本等,游客在购买中传承红色记忆;娥嫚康养驿站推出“康养伴手礼”,如草本足浴包、黄芪养生茶,让游客把“宕昌康养”带回家。
(六)娱:添文化氛围,乐在宕昌
宕昌以“民俗+互动”为核心,让“娱”充满地域特色,点亮游客夜晚时光。
•官鹅沟景区每晚举办“羌藏篝火晚会”,邀请本地羌藏同胞带领游客跳锅庄舞、唱羌藏民歌,同时安排“民俗展演”,如羌笛羊皮鼓舞、锅庄、火壶表演,让游客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深度赋能:
多方联动筑牢服务保障根基
“双节”假期文旅市场的繁荣并非偶然,而是全县多部门协同发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夯实文旅服务保障的必然结果。
•精准营销预热市场:节前围绕“金秋探幽官鹅沟”“红色足迹哈达铺”及官鹅沟“小钻风”“金角银角大王”IP主题,通过短视频平台、旅游推介会、跨界合作等渠道开展立体化宣传,发布IP互动预告、景区美景短视频,精准触达目标客群,提前点燃市场热度。
•业态创新丰富体验:依托核心景区资源,推出民俗展演、非遗手作、乡村美食节、星空露营等特色活动,打破“观光游”局限,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参与感与满意度。
•多岗联动护航出行:
• 交警部门:提前规划景区周边交通动线,在高速出入口、景区停车场、主干道等关键节点增派警力,实行分流引导、临时管制等措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保障游客出行顺畅。
• 文旅与应急部门:组建专项巡查队伍,对景区设施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开展全天候检查,针对官鹅沟IP互动区域的人流疏导、安全防护进行重点部署,及时排查化解风险;设立应急服务点,配备医疗物资与救援设备,快速响应游客突发需求。
• 志愿者群体: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服务,在景区入口、游客中心、换乘站点提供票务咨询、路线指引、行李搬运等便民服务,用耐心与热情为游客增添温暖,成为黄金周里的“亮丽风景线”。
•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餐饮、住宿、纪念品销售等行业的价格监管与品质检查,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虚假宣传等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
未来展望:
乘势而上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此次“双节”假期的亮眼表现,为宕昌县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信心。立足当前成果,未来需从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文旅产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 深化文旅融合与IP运营:进一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在官鹅沟“小钻风”“金角大王、银角大王”IP基础上,拓展IP衍生产品(如文创周边、主题餐饮)与沉浸式场景,将IP与生态景观深度绑定,打造“有故事、有温度、有记忆点”的文旅IP矩阵,提升产业文化内涵与市场竞争力。
• 推进全域协同:以官鹅沟、哈达铺为核心,联动周边乡村、康养资源,完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 强化智慧赋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景区预约、客流监测、智慧导览等服务,同时整合交警、文旅、志愿者等多方服务数据,构建“智慧文旅服务平台”,提升管理效率与游客体验,以科技助力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双节”假期,全县文旅市场以优异成绩奏响高质量发展的乐章。未来,我县,深化多部门协同机制,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活力,不断释放产业潜力,让文旅经济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此次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的良好表现,为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信心。未来,全县上下将持续以文旅融合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深耕特色IP运营,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旅品牌和项目,推动全县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让旅游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宕昌作出更大贡献。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吉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