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那个在高原上命悬一线的女孩小陈,真是让人捏了一把汗。她以为自己找到了个“饭搭子”一样的徒步伙伴,结果在海拔4700米的地方,高反让她几乎失去意识。那个所谓的“搭子”呢?早就跑得没影了。这事儿听着就后背发凉,现在年轻人什么都流行找“搭子”,吃饭看电影,连玩命的高原徒步都敢随便组队。大家总觉得人多安全,可真到了生死关头,这种塑料友谊连根稻草都算不上,简直是催命符。一个资深领队说得特别狠:“在高原上,你们可能是彼此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这根稻草不牢靠,还不如独自前行。
我们这些天天待在城市里的人,真的被“惯坏了”。习惯了楼下24小时便利店亮着的灯,习惯了手机一点救护车就呼啸而来,我们误以为整个世界都如此温柔便利。荒野才不管你的想当然。山里一阵微风,一场小雨,都可能要了你的命。还记得甘肃山地马拉松吗?21个鲜活的生命,在炎炎夏日里被活活冻死,那得多绝望?还有龙槽沟那7个被山洪瞬间卷走的游客,他们出发前可能还在开心地自拍。自然的力量,从不配合人类的傲慢。我们总想着征服,拍几张美美的照片发朋友圈,好像这样就拥有了户外精神。真正的户外精神是什么?是那个为了救小陈,毅然放弃自己行程的专业团队;是那个默默搀扶着她,一步步走下山的高中男孩。他们什么都没说,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担当。那种在艰险中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守,比任何登顶的炫耀都珍贵一万倍。
所以,所有向往远方的你,真的得听几句劝。认清自己比认清路线重要得多。从50米平原到4700米高原,那不是数字游戏,是你的心肺在玩命。身体需要时间适应,抗高反药、保暖装备,少一样都可能让你回不来。选择队友,真的要像选终身伴侣一样谨慎。知根知底的老友是底线,不然就老老实实找正规俱乐部。专业领队知道什么时候该怂,知道什么样的天气必须放弃,那不是胆小,是经验。你背包里的装备也不是摆设,那是你的命。保温毯能让你在失温边缘活下来,头灯能在无尽的黑夜里给你方向,急救包能止住奔流的鲜血。在无人区,一瓶水、一块巧克力,就是生与死的距离。最后,永远给自己留条后路。进山前把行程告诉家人,定时报平安。别去那种完全没有信号的地方装孤勇,在荒野里,能打通一个求救电话,就是天大的幸运。
小陈是幸运的,她在最绝望的时候遇上了真正的“户外人”。这份幸运,不该成为我们侥幸的资本。
山的壮美从不拒绝人类,但会惩罚每一个傲慢的闯入者。对自然的敬畏,才是最长久的浪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