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定西市陇西县李家龙宫景区游人如织,广大游客在这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乡村田野间,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热闹非凡;“行走大运河 健步陇西游”活动中,来自全省1500余名健身爱好者同场竞技、切磋交流……这一幅幅生动画面,正是陇西县创新推进“文旅体宣”三维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实写照。
文旅融合,民族团结扎深沃土
作为李氏文化的发祥地,陇西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团结元素,打造了一批特色文旅项目。李家龙宫景区作为陇西县重要历史教育基地与文旅地标,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教育意义,成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课堂。景区负责人介绍,今年已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其中研学团队占比达40%。在乡村,11个特色旅游村各具风采,文峰镇桦林村乡村文化旅游节、首阳镇梁家营村梨花节、碧岩镇郑坪村牡丹文化旅游节等“花式整活”助推旅游市场升温,开展“非遗文化展演”“非遗书画展”“非遗进景区”“乡村大舞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20余场次,让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体旅结合,全民运动促进交融
陇西县立足地域特色与文化资源,将体育赛事作为串联文旅资源、促进民族交流的纽带,策划举办系列“文旅+体育”主题活动,让各族群众在竞技与协作中拉近情感距离。今年举办的甘肃省第五届自行车长征赛(陇西站)中,吸引了来自全国22个省份、131支车队的800名选手参与。“通过比赛,我们结识了不同民族的朋友,深刻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参赛选手张坤说。群众性体育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民族团结杯”“干部职工杯”篮球赛、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活动贯穿全年,参与群众超过30万人次。县体育运动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些活动不仅强健了体魄,更增进了各族群众的情感交流。”

宣教聚力,多维传播凝聚共识
陇西县构建了“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全方位展示文旅体宣融合成果,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声音传得更广、更深。线上,“寻美陇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谈”视频征集活动反响热烈,群众镜头下的美景、赛事与民俗,累计播放超5万次,成为乡土故事的生动讲述者。邀请省内外网红达人担任“民族团结文旅体验官”,走进药圃田间、红色旧址、民俗赛场,通过直播、Vlog实时分享,并同步开展助农带货。“让陇西好物走得更远,帮乡亲们增收!”本土网红“甘肃胖娃娃”在直播间倾力推介,单日直播吸引超20万人次观看,助销农产品达300万斤,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团结红利”。线下,“红石榴”宣讲团走村入巷,“炕头会”、“庭院讲堂”,80场次带着泥土气息的微宣讲,将宏大的民族理论化作家长里短的生动故事,如春风化雨,让团结的种子在百姓心田深深扎根。通过“三维融合”模式的深入实践,陇西县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1-9月,全县接待游客332.65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花费18.56亿元,同比增长7%。

“我们将继续深化文旅体宣融合发展,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陇西大地绽放得更加绚丽。”陇西县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如今的陇西,各族群众正携手并肩,共同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