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
2025年10月13日《中国旅游报》第2版刊发了题为《呼和浩特“跑”出文旅新气象》的文章,报道了国庆中秋假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表现突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56.8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花费32.5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9.28%、9.31%,领跑全区。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10月13日《中国旅游报》第2版
国庆中秋假期,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531.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花费176.86亿元。呼和浩特市表现突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56.8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花费32.5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9.28%、9.31%,领跑全区。
呼和浩特的亮眼“成绩单”得益于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旅活动。国庆中秋假期,呼和浩特以“炫彩金秋·万象青城”为主题,以“5+7+N”为框架,推出了120余项文旅商体融合活动、2项惠民消费举措、8条特色旅游线路,全方位满足市民游客的需求。
呼和浩特近期还实施一系列惠民举措,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例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公园绿地、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便利的出行条件稳稳支撑起“15分钟文旅活动圈”,让市民游客短时间即可到达旅游目的地,获得沉浸式、多元化的体验;发放10万张文旅惠民“一卡通”,覆盖24家景区和文体场所,预计带动消费6000万元。
国庆中秋假期,呼和浩特收获的不仅是亮眼的数据,更收获了市民游客的好评。一位外地游客在社交平台留言:“呼和浩特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是旅游过境地,而是值得停下来细细品味的旅游目的地。”一位本地市民说:“走心的呼和浩特,主打一个会玩、会吃、会整活儿!作为呼市人,我骄傲!”还有市民说:“宽巷子、大召寺的游客摩肩接踵,听到他们对呼市的好评,我很欣慰。希望我的家乡能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留下美好的回忆。”如潮的好评足以体现呼市的文旅发展不只是让游客享有美好体验,更是让文旅业态真正融入城市肌理,激发本地市民的认同。“主人翁”的欣慰与游客的满意交织,共同构成主客共享的动人图景。
市民游客的赞誉是起点而非终点,呼市文旅行业的创新与努力,最终指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让“青城故事”传得更远,让“青城温度”更暖人心,让到访的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这座北疆名城的别样风采,当游客带着美好记忆踏上归途,“青城”不再只是一个坐标、一处驿站,而是“常来常往、常来常新”的“第二故乡”。
当下,呼和浩特市文旅产业正迈向全时全域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一幅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青城新卷”正徐徐展开,这座北疆名城正“跑”出文旅新气象。
(来源:中国旅游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