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浩
记者日前从团省委获悉,今年以来已通过“志愿四川”发布并开展“青春志愿·美在景区”青年文旅志愿服务相关活动1.9万余个,参与志愿者达27.4万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达154.1万小时。
7月下旬,团省委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深化实施“青春志愿·美在景区”青年文旅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提出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青年文旅志愿服务体系,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贡献青年志愿力量。
成都青年志愿者为外国游客提供志愿服务。
本次专项行动涵盖完善制度体系、培育优质项目、建强骨干队伍、升级打造阵地、加大宣传推广五大重点任务,重点保障暑假、国庆假期等旅游旺季以及重大文旅活动期间的文旅志愿服务供给,聚焦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红色革命旅游、本土特色演艺赛事、农文旅深度融合、生态康养等重点领域,培育孵化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可持续”的文旅志愿服务项目。行动方案中还特别提出,鼓励各市(州)在各类各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开设文旅专项赛道,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举办文旅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目前,四川正动员全省西部计划各团支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骨干队伍就近就便与重点景区及沿线交通枢纽、文博单位、乡村旅游点位等进行结对,深度参与岗位开发、活动组织和阵地管理等工作,并提供志愿导游、咨询引导、文明劝导等服务。同时,持续邀请国际友人、海外留学生等担任四川文旅国际传播志愿者,吸纳一批网络名人、旅游达人等作为巴蜀文旅志愿服务推荐官,努力营造“人人都是文旅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据团省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四川正积极探索实施“一店一志愿”计划,动员景区优质商户依托现有场所为特殊重点旅客提供便民志愿服务。依托“志愿四川”等全省志愿服务数字化平台资源,打造文旅志愿服务线上阵地,提供活动报名、在线咨询、志愿者招募管理、服务评价等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挖掘志愿者服务亮点、游客反馈等,多平台多渠道传播四川青年文旅志愿故事。”上述负责人表示,四川还将创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富有教育意义的沉浸式青年文旅志愿服务思政课堂,通过身临其境的文旅场景、身体力行的志愿服务、深入人心的思想引领,鼓舞带动大中小学生等化身文旅志愿者,积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美丽四川。
资阳方特“小青柠”志愿者帮助游客预约进园。
亮点
哪里有游客,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
乐山建起“固定+临时”服务网格
省委、省政府赋予乐山“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重大使命,青年志愿服务如何答好卷、发好力?
“引领青少年与文旅相互成就、双向赋能。”共青团乐山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持续精准发力,积极助力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瞄准当下全市文旅发展需求,我们组建了专业化、特色化的志愿服务队伍。”该负责人介绍,乐山建立了“固定+临时”的志愿服务网格,实现“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以及全市39处A级旅游景区、519项非遗代表性项目、315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志愿服务全覆盖;在高铁站、游客服务中心、核心美食街区的青年文旅志愿服务岗,对骨干志愿者进行分组排班,形成固定服务小组并建立功能型团支部加强指导。
同时,在暑期、春节、国庆等重大节点、重点时段及重大演艺赛会活动前,各有关部门还会制定具体方案,通过志愿四川、红领巾实践平台、校园招募等平台或方式扩充志愿力量,由市县团委负责后勤和点位调配、骨干志愿者负责临时点位管理。“在重点时段,固定岗可从15个扩充至183个,确保哪里有游客,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上述负责人表示。
此外,乐山围绕文化创意、赛演娱乐、特色美食、康养旅居四大文旅特色产业,细化多个志愿服务类别和维度,如组建多语种“乐山通”志愿队,依托在乐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和部分高学历青年志愿者,设置英、日、韩、法等多语种服务小队8支,固定成员达120人;组建青春“烟火气”志愿队,发动熟悉本地文化、热爱文旅事业、扎根特色街区的青年商家、青年非遗传承人、社区青年骨干,在各自岗位延续志愿精神,带动更多商户和社区居民为游客提供特色美食推荐、周边景点指引、交通换乘建议等延伸服务。
目前,乐山已经组建“大佛守护者”“峨眉文化讲解员”“美食推荐官”“非遗文化展示人”等多支特色青年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制作景区攻略、美食图谱、文旅短视频等并发布于线上,同时在线下开展场景展示、示范交流等活动。
(团省委供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