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丽江古城的文创冰箱贴等小巧物件将玉龙雪山、大水车、木府等地标“微缩版”呈现,使方寸之物成为游客寄托旅行记忆的重要载体。近日记者走访时发现,丽江文创已突破“方寸局限”,以创新为桥梁深度联结文化根脉与生活场景,在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上焕发新生。
在丽江古城“东巴纸坊”内,四川游客王女士手持文创产品,向同行伙伴兴奋展示:“这东巴纸笔记本摸起来真特别,带着丽江的文化温度,既保留传统工艺质感,又能日常书写。”北京游客王奇顺捧着镂空烤漆工艺制作的文创书签爱不释手:“翻阅书籍时,能随时触摸到丽江的文化脉搏”;广州游客白春梅对着萌态十足的瓦猫造型点心连连称赞:“把瓦猫做成点心,真是创意满满”;还有游客展示刚购买的特色CD:“其核心部分内置了NFC芯片,连接手机后就能听见雪山风声、云杉坪鸟鸣。”游客们的真切反馈,道出了丽江文创以创为桥、联结文化与生活的深层内涵。
“东巴纸坊”内的书本造型灯罩。(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特色CD。(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破解发展难题,平台搭建是关键抓手。近年来,丽江始终将文化作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通过“赛事聚智+跨界聚力”为文创产业破局注入强劲动力。连续两届“舍不得的丽江——丽江礼物”文创大赛吸引全国20多个省市团队参与,征集优秀作品超3000件,2025年第二届大赛更促成优秀作品现场签约转化,形成“创意萌发、落地生产、市场检验”的发展链条。与此同时,丽江文旅部门联合国家图书馆打造“舍不得的丽江——丽江礼物”文创IP,成功培育“百岁坊”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旅品牌,打破同质化困局。
文创小店。(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文创的生命力,在于“文”与“创”的深度融合。“文”是对东巴文化、瓦猫等本土IP的深度挖掘,从东巴象形文字的“活化石”价值到民族风情的独特魅力,文化根脉的挖掘愈发深厚;“创”是用新颖形式唤醒文化记忆:研发团队结合国潮趋势,在设计中融入流苏、夜光、流沙等新工艺、新元素,推出丽江寻游记・四季集章册等69种171款特色文创产品,多个文创单品销量突破万件,让文创成为可触摸的生活物件。
“瓦猫”点心。(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非遗活态传承,让文化更有温度。在古城“东巴纸坊”里,以荛花树皮“阿当达”为原料的古老纸张,被创新设计成书本造型灯罩等文创品,东巴纸坊透出的暖光诠释着“天雨流芳”的文化智慧。游客不仅能欣赏东巴纸文创品,还可以体验捣浆、抄纸、晒纸等古法程序,让非遗真正“触手可及”。
文创背包。(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从“卖产品”到“立品牌”、从 “近效益”到“远价值”,丽江文创的发展之路愈发清晰。展望未来,丽江文创将持续从文化底蕴中汲取灵感,在创意转化中让东巴文字、古城小巷等融入生活,既成为游客“打包带走”的丽江记忆,更成为推动丽江高质量发展的持久文化动能。
记者/段玉菊
责编/和润黄
二审/和众学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