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严晓蒙 朱晨晞)“对于大众游客来说,有什么方式能感受‘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魅力?”“湖北的长江文化有什么特色?”
张萌主讲“长江为脉・世界为窗:‘沿着长江读懂中国’的跨文化对话实践”。武昌区图书馆供图
10月17日上午,2025 年 “武昌大讲堂・长江文化” 系列讲座在武昌城市书房39文化书馆开讲,长江日报长江网文旅事业部总监、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张萌以“长江为脉・世界为窗:‘沿着长江读懂中国’的跨文化对话实践”为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 “行走的长江文化课”。
面对观众踊跃提问,张萌表示,湖北长江文化的突出特色,在于它的历史文化资源集中了“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不是长江沿线每个省都这么幸运的;要想感受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魅力,最好的办法还是亲自去“走”长江,感受长江,无需面面俱到,选好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含量富集的几个点即可。
现场观众踊跃提问。武昌区图书馆供图
张萌从事文化艺术品研究与文旅媒体传播多年,2022年以来他参与策划并亲历 “沿着长江读懂中国” 系列活动。讲座中,他以 “湖北千里长江行”“万里长江行”“让世界沿着长江读懂中国” 海外行三大行程为脉络,用高清图片还原青海唐古拉山长江源的风雪,云南滇池的碧波,四川宜宾三江口的交汇…… 用纪实视频重现 “直播长江源” 时的震撼场景。
他将3年来的“沿着长江读懂中国” 系列活动,概括为“从千里到万里,从源头到世界;讲好长江故事,弘扬中华文化”:2022年7月中旬至8月底,历时40天,开展“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活动;2023年4月到12月,历时9个月,进行“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活动;2024年7月到9月,历时3个月,开展“让世界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海外行”活动。
“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活动的探访节点。张萌供图
“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活动探访团队在青藏高原长江源头采访拍摄。张萌供图
3年来的“沿着长江读懂中国” 系列活动,联动100+ 网络媒体超,2万篇次报道,阅读量逾 12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主持人王巍,盛赞“万里长江行”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谈及海外传播的实践,张萌分享了 “楚凤遇见埃菲尔铁塔”“古筝旋律与大提琴声交织” 的创意案例,让读者深刻理解 “带着长江故事走出去,才懂‘文明互鉴’从不是空话:当楚地凤凰飞入世界时尚之都,当江源风雪撞上异域目光,共鸣便在交流中生长”。他还提到,每一次向海外友人讲述长江岸边的古迹传说、生态故事,都是一次文明对话的尝试,而这些尝试正让 “沿着长江读懂中国” 从理念变为可感知的体验。
“让世界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海外行”活动在法国巴黎开展跨文化交流。张萌供图
“让世界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海外行”活动开展跨文化交流。张萌供图
“作为武汉人,长江近在眼前,但很少这样跨时空,像站在地球之外去看长江的,更不知道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可以和中华民族的成长与符号标识相关联!”互动环节,有读者起身提问激动不已。有读者问“怎样参与‘沿着长江读懂中国’” 等议题探讨?“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活动下一步活动计划是什么?
张萌表示,2025年“让世界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海外行”活动,今年还将持续。他说,长江文化海外推广是一项长期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接续开展,最终目标是让全世界都了解东方这条大河,了解长江对于中国、对于世界的独特意义。
讲座现场,观众聚神聆听。武昌区图书馆供图
武昌区图书馆馆长王莉表示,此次讲座是在10 月 17 日 “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 活动到来之际,由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昌区图书馆承办,武昌城市书房39文化书馆、武昌区图书馆水果湖街道分馆协办的,旨在将长江文明内涵与跨文化传播的鲜活实践相结合,为千年武昌的文化传承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武昌区图书馆将持续以“武昌大讲堂”为笔,在“知音湖北”的文旅画卷上,继续挖掘武昌古城的历史底蕴,深耕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
(值班总编辑 蔡早勤 值班主任 张萌 值班编辑 代婧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