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务局/供图
十月的海淀,天高云淡,南沙河碧波荡漾。故宫北院区的金瓦飞檐与湿地公园的潋滟水光相映成趣。10月18日,玉河湿地公园正式开园,这片占地85.04公顷的“生态明珠”,以蓝绿交融的姿态,为市民再添一处亲水休闲的诗意空间。据介绍,玉河湿地公园依玉河南路而分成“玉湖人文区”和“邻里休闲区”两个特色分区,融入慢跑、戏水、沙滩、远眺、花境、泛舟等多元活力场景,在生态提质的基础上孕育着勃勃生机。
古今交响的生态诗篇
南沙河旧称“榆河”,因两岸榆树多而得名,后因此处是明清出京方向重要驿站——“榆河驿”所在地,进而人口聚集,据地理方位形成了西玉河、东玉河两个自然村落。其中,西玉河曾经下辖北崔家窑,北崔家窑又曾为故宫烧制砖瓦。故宫北院区与玉河湿地公园毗邻建设,是一次跨越时空的“重聚”,更是厚重文脉的赓续。
漫步公园中,可以窥见如“一片青瓦”般飞架山间的观景台,也会遇见如“青砖镂月”般横跨湖面的步行桥,85.04公顷的生态秘境里,蜿蜒步道在花海间穿行,午后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洒下流动光斑,留下一地金秋碎金。
据悉,公园在规划设计之初,通过多次深入调研、勘测,将原来村中的大树进行了充分保留。除此以外,横跨湖中的“秋堤”也曾是村中进出道路,行走其间,两侧旧貌换新颜,点点乡愁寄于山水之间。
在丰富景致的背后,公园还承担着区域雨水调蓄功能。“玉河湿地公园始终坚持以生态为基底,旨在再现一处可感、可触、可亲近的自然体验式绿色湿地。”区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在林水相依、生境多样的总体格局下,通过多种手法增强蓝绿空间的活力与吸引力,以期更好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户外休闲与亲近自然的需求。”
全龄共享的活力空间
公园在保留原有林木的基础上,新种植乔木68种,其中观花、观叶植物占比达到75%,按照拟自然林的方式,塑造出花木静赏、百草芬芳、四季多姿的植物群落。
公园同时将全年龄段友好理念纳入设计与建设。阳光沙滩、亲水平台、戏水乐园、科普花园、游船码头、健身步道、无动力设施、登高远眺等活力场景镶嵌其间,为市民休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户外选择。
造型独特的桥梁,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C位。记者立于桥上极目远眺,湖水将周边的建筑轮廓、岸边的绿树繁花尽数纳入倒影,形成一幅绝美的镜像画卷。
在实现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的同时,公园还创新性地构建了“六条净水环廊”。通过综合运用循环补水、景观跌水、互动提水、利用高差形成推流、营造叠瀑进行曝气等一系列生态工程技术,成功塑造了河、湖、坑、塘、溪等多种湿地形态。在此基础上,丰富的水陆交界界面,蜿蜒的岸线形态,为水质保障和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文脉赓续、生态靓丽、活力宜居——这既是玉河湿地公园的建设理念,也是如今呈现在市民眼前的现实图景。“在保留区域生态底色的前提下,我们将这里打造成了一张崭新的,适合全年龄段市民游客且四季皆宜的生态‘金名片’。”区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玉河湿地公园的建成与开放,标志着海淀区在水生态修复与城市品质提升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记者 张楚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