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九派新闻报道,安徽天柱山、合肥姥山及武汉三地景区于10月6日起推出“一次购票终身免费”政策,游客购票后可终身免费游览。这一打破行业惯例的尝试,表面是门票经济的破局,实则是景区与游客建立长期关系的契约试验。但要让“终身游”从营销噱头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景区需在服务迭代、体验创新、产业生态构建上践行长期主义,否则极易陷入“单次热闹、长期冷清”的困境。
“一次购票终身游”的核心逻辑,是通过降低游客重复消费的门槛,提升复游率,进而带动餐饮、住宿、文创等综合消费,实现从“门票依赖”到“产业增值”的转型。天柱山等景区的举措,切中了游客对高性价比旅游的需求,也为文旅行业探索新路径提供了样本。但从市场反馈看,若景区仅停留在“免费入场”的表层优惠,缺乏对游客长期需求的洞察与满足,最终会让“终身游”沦为“一次性引流”的工具。
现实中,部分景区的运营短板已暴露长期发展的隐忧。交通配套滞后让游客往返成本高企,餐饮住宿业态单一导致消费选择匮乏,服务细节粗糙消解游览体验,更关键的是产品同质化严重,游客游览数次后便产生审美疲劳。某古镇景区曾推出类似政策,却因业态缺乏更新,游客复游率不足5%,最终使“终身游”成了无效营销。
推动“终身游”政策落地见效,景区需构建三维竞争力。其一,服务升级要贯穿游客全旅程。从交通接驳的便利性、餐饮住宿的品质感,到景区导览的专业性,每个环节都应体现对“长期客户”的重视,让游客每次到访都能感受到服务的精进。其二,体验创新要锚定差异化价值。天柱山可深挖地质科普资源打造研学路线,合肥姥山可围绕巢湖生态开发水上运动项目,武汉景区可结合城市文化IP策划主题活动,通过持续的内容供给保持游客的新鲜感。其三,产业联动要形成生态闭环。串联周边农家乐、非遗工坊、文创店铺,构建“旅游+农业+文化”的消费场景,让游客的消费从景区延伸至全域,实现门票让利与综合效益的平衡。
此外,景区需警惕同质化竞争陷阱。若各地盲目跟风推出“终身游”却无特色支撑,最终会让游客陷入选择疲劳。唯有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打造不可复制的体验,才能在长期竞争中占据优势。例如黄山可依托山水资源做精高端度假,乌镇可深耕文化IP做活夜游经济,这种差异化定位才能让“终身游”真正绑定游客的长期选择。
“一次购票终身游”是景区向长期主义转型的试金石。游客以一次消费赌景区的长期价值,景区则需以持续的价值创造兑现“终身承诺”。当景区将运营重心从短期门票收入转向长期客户价值,从单点服务转向全域生态构建,“终身游”才能真正成为景区与游客共赢的发展范式,推动文旅产业从流量驱动迈入价值驱动的新阶段。
( 作者:黄鹤权 一审:乐乐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