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包之后,稍微片刻的休息,小文说要手机充电,一刻钟后出去走路。
夜幕下,寒气逼人,走路也冷冷嗖嗖。火车站广场倒是人还蛮多的,并不因为寒流的到来而停止脚步,外出赶火车的依然络绎不绝,回家的也自然不甘示弱。
我们以为,今天应该是特例,实在没想到人特别多,在这里走路和闲逛确实有些不妥,在人群中穿来挤去的也是不太方便,于是掉头,换了一个相反的方向走路。
去车站东头的半路上,说巧不巧,竟然碰到了一个熟人,李先生。一打听,原来是送人坐车,也正准备去散步。他知道我们没有好地方,估计也是在车站附近转圈圈儿,于是主动地邀请我们去湘江西路,一个新增的网红点。
坐在他的车上,他一边开车,一边向我们介绍这个地方。永州是湘江的上游,湘水和潇水在此汇合后,称之为湘江。近几年,到永州来过不少次,但除了单位组织参观的李达故居之外,没有去过其它任何地方。其实,永州的人文历史丰厚又多元化,著名的永州八景,唐宗八大家柳宗元《永州八记》哙炙人口,以九嶷山为核心的舜文化,负有盛名的周敦颐、怀素,比其他地域相比,并不见得弱小。
零陵老城也是我想去的地方,想看看柳子街、柳子庙、愚溪畔的小石潭、萍洲书院、潇湘汇流点,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写在文字中。永州古称零陵,在历史上虽然是僻之地,但文化和思想并不落后,如《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还有振奋人心的晚清王闿运所作“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名联,可见湖湘文化的自信与实力。
十多分钟之后,车子停在了距湘江不远的路边,我们下车,等李先生到停车场停完车后,再步行去湘江岸边。距离还真不远,一眼就能望见湘江,马路上的中国结格外亮眼。
走到岸边,我特意定了一下位,然后拉开地图,寻找这个地方的具体方位和附近的地标,原来这里是与永州大道相交的湘江西路,附近还有一个文昌阁。
岸边呈斜坡形,应该还是原生态,并没有修筑堤岸,还过美化倒是美化了不少,新栽的树,坡上的新草,还有一条健康绿道,都说明这里新建不久。草坪上,还有一顶帐篷搭在这里。李先生在一旁替我们解说:平常人很多,有放风筝的,有煮茶的,有烧烤的,也有看风景的。由于天黑,已看不清河面,感知不到河水的清澈。天上也没有月亮,江风倒是很大,我们穿得都比较单薄,经不起寒风长久的折腾,于是从岸边返回绿带,身上才温暖了不少。
行进中,到了一座红顶屋。这里原是江边储藏木材的地方,木材从这里装上船,通过湘江进入洞庭湖,然后经长江沿岸城市。此地本来已废弃很久,湘江上的货物运输示弱之后,它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近期才改建成餐厅。这个地方倒是没有其他的建筑物,也没有看见码头,以及围绕码头而兴起的茶馆、戏馆等,我猜想这里应该不是曾经的船码头。
这座餐厅的另一头草地上,设置了一个月亮。同行的小文问我,这应该是月亮吧?我一打亮,这正是“海上升明月”的影像,于是赶紧拍了一张照片,发在我和夫人儿子的小群,也让她们多一些诗意的想象。孩子因为牙齿出了点问题,夫人连夜赶去了他的城市,陪他看医生,确定治疗方案,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出门在外的游子,看到这里的一轮明月,多少是有感触的。妻子常常和我们开玩笑,尤其是我在外省出差的时候,说一家三口人,分别在不同的三个省,真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
江对岸有一座宝塔,金碧辉煌,闪闪发光。我以为是三多亭,李先生说是什么塔,我没听清楚,于是用手机查了一下资料,永州地段湘江边名塔有三座,排除祁阳文昌塔和宁远的文星塔,估计是回龙塔,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永州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其名“回龙”,寓意龙回头,象征着文脉绵延、人才辈出。
快走到湘江大桥边上,不知道谁聊起了足球,聊起了湘超的趣事,大家都对永州体育场的挂票感兴趣,想去看一看究竟。我只是觉得冷,经不住反常的降温,也就答应和他们一起去探探,看看是不是网上所说的那么玄乎。
到了体育场,门卫不放我们进去,向他说明情况,只进去看一下,他才通融一下,还反复交待我们快去快回。进门后,环视一周,体育场的确很小,而且还没有雨棚,估计有了一定的年头。面积不大,与我所见的一些中学体育馆差不多,的的确确容纳不了多少人,心里也为永州承办湘超捏了一把汗。怎么说呢?其实也不能怪永州人民,我们的足球还让人焦心,也并不看好,所以足球场馆上不来台阶,也是情有可原。
我们走出体育场,门卫大哥听我们讨论树票和挂票事情,主动给我们指了方向。我们顺着大门口逆时针的方向上坡,到了坡顶围墙边(体育场靠山体的那一边),终于看到了挂票。
仔细一瞧,也就是在围墙边上的树边搭了梯子,然后村上挂着网袋和坐凳,也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除此之外,还有砖票、洞票,而所谓的砖票就更加简单了,也就是在围墙边垒上几尺高的台子,人站在上面便可看见体育场内的一切。洞票,就是在围墙彩绘图的牛眼上打两个洞。
来这里看挂票的人还不少,有一家人来的,也有几个朋友来的,而且他们大都会爬上去体验一下。同行的人,也都上去了数次,不亦乐乎。李先生虽说是永州人,比赛期间也没有来过,但他也关注过球赛,知道近来一探挂票究竟的人还不来,省内城市的不少人来此打卡,还发视频。
绕了一圈,兴趣盎然,小文还余兴未尽,不断问问题。诸如,这是谁想出的主意,这挂票有安全隐患,从树上摔下来就不得了了?会思考,喜欢思考的人,的确了不起,永州的挂票算是一个好点子,会引来一波流量。小文又问我能不能想出这个主意,我摇了摇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也不好意思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说会,也许会引来他们的嘲讽与怀疑,这并不明智。
哈哈,这一次平常的夜行,中间碰到了李先生,去了湘江上游和卖挂票的体育场,也算不虚此行吧。这虽然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距甚远,但收获也是有不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