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儿,
今天视频之后,忽然想给你写信了,想跟你聊一下这次新疆的自驾游。当然,你也是自驾的老司机了,读了我下面的信,一定有会心的一笑。
自驾的美好,不仅是旅行中的一种将自由、探索与惊喜融为一体的独特体验,而且,我从自驾的体验中,更慢慢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跟你一起分享。
首先得承认,生活,不仅是感官的体验,而且有时候需要静下来回味与反思,用心想一想,能不能给它一种意义。你同意么?
自驾对于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有什么意义?除了旅行体验之外,我会首先想到二十岁是成人礼。成人礼就是通过一种重要的仪式,让年轻的生命真正从少年进入青年,进入社会。世界上很多地方有着各种各样的成年礼。在非洲,有摔跤节,有锉牙礼,也有的要穿越一座森林,里面有不知名的毒草、沼泽与不时出没的野兽;在大洋洲,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有“死亡跳”(现代蹦极运动的前身);在墨西哥,要负重横渡一个海峡。而中国古代的成年礼最文气,只是让父母有学问的朋友给他的名再取一个字。我认为这是不够的,少年人需要证明他的勇气、信心与能力,证明他具备了一个成年人所需要的条件。
我记得,有一次在温哥华海边散步,你跟我和妈妈抱怨说,你觉得你的生活太平庸、缺少激动人心的要素,你常常向往着一种冒险的人生……
我当时听了这番话,跟奶奶转说,还加上了一句,豆豆很像你年轻时的造型。奶奶十四岁时,居然私自离家,约两个闺蜜一起闯峨嵋山访剑仙侠客。
我后来想,你在日本北海道的高山滑雪就是冒险。而你在加拿大,从卡尔加里,穿过美国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威斯康辛州以及密歇根州,行程3504公里,在冬天的雪地里穿行了半个北美,——这不是你的成年礼,又是什么?那么冰天雪地,那么有英雄气。你将来完全可以向你的儿子,豆豆的豆豆吹牛:“爸爸二十岁的时候,当年如何如何……”呵呵。
但是你很稳。这回在贵州自驾,我们认识了你的稳健。很棒的操控力,从容,低调,自信。这是在自驾中显露出你的沉着。将来的生活中,做一个男儿,每逢大事有静气。人们说开车看性格,的确如此。
我的性格跟你不一样。我要的是证明自己七十岁不老,证明自己的敏锐、反应与耐力还行,所以要稍稍越过限速,这样才有成就感、有刺激。
这回在新疆,与H老师轮流开,他是稳健派,我是生猛派。当然,后来他也生猛了很多,因为一条新修的路没有限速,在盘山路上撒开蹄子跑,我们最开心的一个游戏就是“追兔子”,——把前面的车当作兔子,一辆一辆地超车,有时把前面的“兔子”叼着不吃,开心。
自驾,有时候需要生猛,更多的时候需要稳健。极致的自由与掌控感,也要错落有致,收放自如,这也是生命中的节奏感。生猛不能持久。狂风暴雨,只能维持一时。我赞成你的稳健。
喀纳斯湖
自驾最核心的魅力,是自由,不仅是掌控车,更是掌控时间与行程。你可以随时停下,只为路边那一片惊艳的落日;可以临时起意,拐进一个看起来很有趣的小镇;可以因为喜欢一个地方,就多待一个上午。
这回我们在新疆,从乌鲁木齐往喀纳斯,行程890公里,太累了,就把可可托海作为中间的一个景点。“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是一首歌的名字,这歌太好听了。我们在那里一家很美的小酒店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游玩了一个秋光浓郁、满目金黄的峡谷。
当然,像你们那种日夜兼程的自驾,也不得已,既是某种需要,也是力量充沛的表现。正如你这两年,不是要在中途休息的,是要一口气开到目的地的。既是需要,也是力量充沛。所以,生命有不同的季节。该日夜兼程赶路的,就赶路;该停下来玩的,就停下来玩。后面有的是时间,前面则一生中只有这两年。
禾木村
我们常常以为目的地才是风景最好的地方,但自驾改写了风景的定义,它带给我们沉浸式的风景体验。有时是渐渐变化的一幅画卷:自驾让你能真切地感受地理景观的缓慢变化,——你那一趟,有没有感受到从落基山脉的巍峨,到中部草原的无垠,再到苏必利尔湖的浩瀚?我们在新疆,也发现了原来新疆的美丽不仅仅是雪山与湖泊,而且有无边无际的准噶尔大盆地,如何从无人区的沙漠,到渐渐有点绿色的旷野,到绿意葱茏的大牧场,仿佛是奖励着自驾者的生命力,到某个时候又反过来,仿佛是制造生命力需要克服的障碍物。地理景观充满不确定性,唯一不变的,是让我们一直怀有希望。
自驾让我们发现“在路上”的风景:最美的风景往往不在某个特定的观景台,而是在某个不知名的弯道后突然出现野花漫漫的山谷,以及突然在前面或后面追逐的闪闪发亮的小溪,或是洒在金色麦田的牛背上的那一缕暮光。这些不期而遇的惊喜,是任何固定线路的旅行都无法给予的。从阿禾公路(新疆最美公路)一路三百公里下来,有九曲十八弯的银带般缠绕的山路,有打翻了巨人彩色盘的桦林峡谷,有环绕四面的亮晶晶的雪山,也有如人体曲线一样舒缓起伏的草坡牧场。
在路上的风景,也是你的硕士学习生涯中的标配。你一定会遇到很精彩的人,同学与老师,一定会遇到很有趣的事情,这些都是你生命中的风景。好好珍惜,不要错过。
也别忘了自驾的这个团队,有我们共创的旅行记忆。无论与谁,只要共同经历一次长途自驾,就是一次关系的升华。你在学习中,也一定有这样的合作,友情通过合作而升华。与同学有亲切的交流,共同面对的小挑战,一起发现的乐趣,都将成为你们之间独一无二的共同记忆。
漫长的公路本身就有一种疗愈作用。人有时需要用空间,用无尽的空旷的四周,来疗愈自己。尤其是常常在城市里遭遇堵车的现代人。你在学习压力大的时候,也要注意把自己的心理放宽、放平,思绪可以暂时放空,心可以放得很平。
自驾的最大奖励是当你最终抵达目的地,重新划上地图上那条漫长的轨迹,你会由衷地为自己感到骄傲。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穿越,更是自信心的提升,个人能力与勇气的又一次证明。
年轻人的生活中,往往需要有很多的“自驾”,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奖励,挑战、应战、成功的欣悦,如此往复。
阿禾公路
肯定,自驾也有其辛苦的一面——长距离驾驶的疲惫、不确定的路况、可能出现的车辆问题。但恰恰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自驾旅行完整的魅力。它不只是享受,更是一场真实的冒险。
我们在阿禾公路上路之后,突然发现油箱里的油不够了。H老师前一天晚上检查还有350,结果只剩170了。而阿禾公路全程300公里,没有一个加油站。
大家看风景的热情一下子冷却不少。都打算打紧急救助的电话了,突然,油箱又回到了220,而且开了一大半路程,一直保持在220的指标上。
原来,沃尔沃的油箱太大,当车转弯或爬坡时,油表显示不出来。
我们在旅行中,手机也掉了一次,惊魂三个小时,终于又找回来了。
从那拉提回来的路上,差点撞上一头在路边行走,忽然转向回头的老牛。
有这些大大小小的状况,才是真实的旅途。有心情的起伏、变化与转换,才是真实的过程体验。
所以,后来我们一定要让一起去的同学,从来没有开过高速公路的同学,体验一下。我当时想,哪怕她们犯点错误,也是要尝试一下,才算没有白来。
不犯错误的人生,跟机器人一样,那是来了一趟人间,却没有诚意。
小丽阿姨翻译过美国现代派著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那里面的主角有一句名言:“道路就是生活。”这本书是一部流浪汉体小说。没有什么故事情节,讲两个流浪汉开车在北美辽阔的大地上,心无羁绊地游走。他们的生命激情,跟马克·吐温写的历险少年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漂流,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生命活力的丰沛,自信与勇气强大。自驾的美好,就在于你亲自驶上了那条路,用自己的节奏和感官,去体验、去犯错、去发现,最终将广袤的世界,内化为自己生命中一段滚烫而珍贵的记忆。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你是同时在密西西比河域生活、在北美大地上历险过的中国青年。这样的人很少,似乎有看不见的手安排妥当,让你有这么一段经历,让它们成为你将来的财富。你不觉得,这里有美妙的天意么?
平庸的生活,是不值得优秀的年轻人去过的。你一定会善用这一笔财富。
爸爸
2025年中秋之夜
原标题:《“道路就是生活”——给豆儿的信 | 胡晓明》
栏目主编:舒明 文字编辑:吴东昆
来源:作者:胡晓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