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广袤大地上,每个角落都藏着独特的风景与文化,从蜿蜒的山脉到无边的海洋,从古老的城镇到现代的都市,各省各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等着人们去发现,白云山在岭南颇有名气,深圳海滨的小梅沙碧波荡漾,济南城中的大明湖倒映着亭台楼阁,这些都是冰山一角,就足够吸引无数游人驻足。
近年来,我们国家迎来的客人越来越多,每年踏上这片土地的外国朋友数量都在增加,这既体现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表现出大家对这片东方土地的好奇与向往,辽阔的国土,丰富的物产,快速发展的社会面貌,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让更多人想亲自来感受和体验。
我们也发现很多外国朋友对中国了解可能还停留在一些片段或者过去,他们可能通过媒体、书籍或者别人的讲述,对中国产生了一些看法,但这些看法往往和实际情况有些出入,甚至有些误解。真正的中国远比想象中更加立体鲜活。
不久前,我的一位美国朋友开启了一段颇为特别的寻觅中国的历程,不同于北京、上海这类享誉全国的一线城市,他却执意冲进了中部一大都市—武汉,他说,他对中国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
武汉,这座大城里留了几个响当当的名字,它是个“教育名城”,几百座大学里挤满了各路书生,这精神土壤天天催着新生的脑袋破土发芽,给城市换血不断。它也被人叫作“江城”,那长江和汉水在城里也合流了,把城分成三大块,有点像破城了,气氛就绷紧了,既是工业要地,任务重,也是学府聚成的地带,给研究和技术种下了一片良田。
武汉的地理上面积大概是八千五百六十九点一五平方千米,广阔的市区中有着超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他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他原本以为会看到一个比较传统的中国城市,但事实却是武汉这座城市融合了古老韵味和现代气息的活力之城,高楼大厦与历史建筑交相辉映,繁忙的交通与悠闲的生活节奏并行不悖。
武汉的旅游景点,如同一卷绚丽的画卷缓缓打开,最为吸睛的便是黄鹤楼,这座历史悠久的楼阁耸立在长江之滨,风霜雨雪中它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变迁,黄鹤楼既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块丰碑,身处楼内,随阶而上可远眺长江,滚滚洪流在脚下奔腾着,对岸城市尽收眼底,如此磅礴之气势,令人神往。
除了黄鹤楼,武汉还有好多地方值得去探一探,比如汉阳区的归元禅寺,这座寺庙创建于清朝顺治十五年,由白光法师创建,也是武汉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和宝通寺,莲溪寺,古德寺并称武汉四大佛教丛林,寺庙殿宇雄伟,香火旺盛,漫步其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寺庙里的五百罗汉堂,每一尊罗汉的造型都不一样,栩栩如生,仿佛能够从罗汉的神态中读懂千年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
再往黄陂区蔡店街道深处走,就会看见姚家山这个地方,它可不是一般的风景区,它在抗日战争时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称之为“武汉抗战第一村”,山里面有很多当年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每一块石头,每一座老房子,好像都在默默讲述着那段动荡的历史,这里既是个缅怀先烈,接受红色教育的好地方,它的自然风光也很好看,是个体验历史文化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好地方。
湖北省博物馆也是了解荆楚文化的重要窗口,里面的文物非常珍贵,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数曾侯乙编钟了,它做工精巧,音色独特,可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精湛技艺的体现,而路,最繁华的江汉路步行街,它热闹非凡,迷人的欧式建筑与传统的中国元素在这里完美融合,精彩的购物、特色小吃、热闹的人群让这旅游城市充满了活力,在街头走走停停,也可以感受到新与老的结合,也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武汉的旅游文化确实丰富多样,我用几句话,也只能够大致地勾勒出武汉旅游文化的轮廓,不可能把武汉旅游文化的全部都展现出来,我的美国朋友在武汉的旅游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他对于武汉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好奇,每天都能够发现新的事物,以至于在旅行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甚至产生了不想返回美国的念头。
旅途中也有些让他特别不适应的时刻,尤其是跟中国朋友一起吃饭时的“买单”环节,这是中国人再平常不过的社交礼仪,但对他而言却很困惑。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朋友们常常会一拥而上,抢着付钱。大家会推来推去,互相推让,有时候甚至偷偷的结了账,仅仅是一句“你出”或者“你住”。朋友们发自内心的表达着自己的热情和心意。在美国,大家的习惯则是AA制,各付各的,简单直接,对所有人都公平。美国朋友起初看到中国朋友争先恐后要付钱的时候,是手足无措的。他问过我,问他最开始的时候会觉得,这不是在对他说来是一种竞争,最后才慢慢明白,原来他们一开始就都有人情味。
除了结账方式之外,武汉的饮食文化也让他眼界大开,餐桌上的食物常常都是满满当当的,只要是有朋友在一起吃饭,菜肴就会摆满一大桌,荤素搭配,口味各异,让人眼花缭乱,这样的美食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对朋友和客人的尊重,朋友跟我说,在美国,大家聚餐的时候,一般都是点一些“小碟小件”,每个人点自己的主食,分量也不多,但在武汉,他看到的是大家一起分享美食的场景,每个人都可以品尝到不同的菜品,这种分享的乐趣,是他以前很少体验到的。从热干面到小龙虾,从豆皮到面窝,武汉的街头巷尾都飘散着诱人的香味,各种特色小吃、地道菜肴,满足了他的味蕾,他感受到武汉的饮食文化,既有地方特色,又富有家常的温馨,生命力旺盛,让他这个外地人惊叹不已。
如此种种文化不同之处,无论是结账时的推让热情还是餐桌上的丰盛菜肴,都让美国朋友表现出新鲜感,这些细小差异背后,实际上存在着各个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的巨大差异,而这些差异让他的探索欲望更大,开始主动探寻这些习俗背后的原因,中国社会仿佛在他眼前逐渐展现在他面前,变得具体且真实。
我美国朋友的亲身经历,既让我看见了外国友人在中国旅游时也许碰见的情形,也令我知道了他们真正的感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他们的热情好客和丰富文化,令世界各地的游客为之倾倒,他们在这里,不但看过了迷人的景色,吃了正宗的美味,而且领会到了人与人之间暖暖的联系,体验到多元文化造成的冲击以及融合。
这些经历让他领悟,真正知晓不是经过偏颇的信息,而是亲身走进,深刻感知。这次旅程,自然打开了他知晓中国的一扇门,也让他想到,每个地区都有着自身独有的文化印记,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怀,去关照和认知那些差异,敬重各自的传统习惯,如此才能做到互相欣赏,更好地彼此交流,这样的交流才能真正拉近大家间的距离,使世界更独具风采,也更具包容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