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阳泉日报】
近日,我市平定县冠山镇杨家沟村的南墙意外走红,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打卡地。这道原本普通的墙,何以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从文旅发展的视角,这一现象又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杨家沟村南墙的走红,首先在于其成功实现了文化资源的符号化转换。“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一耳熟能详的成语,通过一道实体墙变得可触可感,完成了从抽象文化概念到具体旅游吸引物的华丽转身。这种转换不需要巨额投资,却需要文化创意的点睛之笔,这正是文旅融合的核心要义——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起来。
在传播层面,南墙的走红展现了情感共鸣的强大吸引力。游客打卡南墙,不仅仅是为了一睹墙的真容,更是为了体验一种集体情感——对人生困境的共鸣,对自我坚持的认同,甚至是对“撞墙”经历的自嘲与释然。这种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超越了传统观光旅游的浅层体验,形成了独特的文旅吸引力。
从营销角度看,南墙现象凸显了社交媒体时代“打卡经济”的影响力。年轻人通过在南墙前拍照分享,不仅完成了自我表达,也成为免费的传播节点。这种用户自发的传播行为,比传统的旅游广告更具可信度和感染力,形成了裂变式的传播效果。
值得关注的是,南墙的走红也反映了当代旅游观念的转变。游客不再满足于被动观赏,而是渴望参与和互动。在南墙,游客可以通过拍照、分享、反思等方式,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旅游意义。这种参与感,正是现代文旅产品设计的重要方向。
杨家沟村南墙爆火为我市文旅发展提供了多重启示:
其一,文旅开发未必需要大拆大建。善于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点睛,同样可以打造出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间传说,都是有待开发的宝藏。
其二,情感价值正在成为文旅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引发游客情感共鸣的景点,即使体量很小,也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未来我市的文旅开发,应更加注重情感连接和价值认同的营造。
其三,要善用社交媒体和年轻人的传播力量。文旅推广需要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创造具有分享价值的内容和场景,让游客自愿成为传播者。
其四,文旅发展需要保持原真性。杨家沟村南墙之所以动人,部分在于它的真实性和朴素感。过度商业开发反而可能破坏这种魅力。
杨家沟村南墙的走红看似偶然,实则蕴含着文旅发展的新逻辑。这道墙提醒我们,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最具吸引力的或许不是最壮观的景观,而是最能触动人心的人文体验。这道火了的南墙,不仅为杨家沟村带来了游客,也为我市文旅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思考之窗。
采写丨 阳之光 图片 丨 刘胜
编校丨高峰
责编丨荆倩
审核丨田杰
校对丨苏建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