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省文旅厅_行业动态】
“科创之城·富乐游仙”——绵阳市游仙区局部风貌。
稻田抓鱼趣味活动。
“天下诗文第一楼”——越王楼。
□超英 (图片由游仙区委宣传部提供)
夜幕降临,登上涪江旁的越王楼,举目远眺,两岸楼宇上的灯光秀正在上演,千年绵州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次第铺开,吸引着游客们纷纷掏出手机留影打卡;在楼内的“琼楼雅乐”舞台上,四位身着汉服的民族乐器演奏者为观众带来一首首美妙乐曲;楼下的特色美食散发着香气,唤醒游客的味蕾……
从绵阳地标建筑到文旅体验招牌,越王楼的华丽转变,正是绵阳市游仙区坚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作为中国(绵阳)科技城的核心区,游仙区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游仙区锁定“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试验区”目标,加快打造“科创之城·富乐游仙”文旅品牌,围绕“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拓展国防科工文化、建立健全文旅服务保障体系”三大任务,培育“探核问天·数链未来”科工研学游、“汉风唐韵·诗画绵州”魅力都市游、“富乐原乡·田园牧歌”乡村风情游、“蜀道仙苑·访古寻踪”文物古迹游四类产品,全区文化和旅游格局不断优化,散发勃勃生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游仙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独具游仙特色的文旅品牌
金牛古道穿境而过,富乐山、越王楼等历史文化地标交相辉映,更有国防科工特色文旅名片,游仙区文化旅游资源散布全境,犹如一颗颗“珍珠”,只待一根可将其贯穿起来的“线”,就可串珠成链、大放光彩。
游仙区认真落实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绵阳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把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坚持改革创新、提质增效。
由此,游仙区整合全域文旅资源,打破传统文旅产业发展的固有观念,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全力打造“科创之城·富乐游仙”文旅品牌,包括建设游仙文旅地标、擦亮国防科工特色文旅名片、建强宣传推广平台等。
以此为引领,金牛古道、富乐山、越王楼、李杜祠等历史文化地标被串联起来,一条以挖掘盛唐诗歌文化、提升越王楼文化体验的旅游线路跃然纸上;以“两弹一星”精神为牵引,建设“三线记忆”主题街区,一系列特色主题研学活动陆续启动,不断做优游仙区国防科工特色文旅产业。
在游仙区文旅“星空”中,越王楼无疑是最亮的那颗“星”:因收录李白、杜甫等诗人题咏的150余首诗篇而名扬海内,素有“天下诗文第一楼”等美誉。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在越王楼历史馆、唐文化馆、中国名楼馆等越王楼与绵州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了“琼楼雅乐”经典民乐演绎、“四心一高”红色研学等“文化+科技+旅游+”项目,倾力打造“梦回大唐”“诗韵龟山”“唐音汉乐”等八大国潮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提升旅游体验。越王楼正成为游仙区乃至绵阳市文旅的一张名片。今年“五一”假期,越王楼景区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58%,文创产品收入同比增长8.4倍;国庆中秋期间景区总收入同比增长88%,门票收入同比增长96%,创下游客接待量与经营收入历史同期新高。
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
旅游体验,不仅集合了“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更融入了文化情绪等深度体验内容。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全域规划、全局视野,以及全业态发展。
因此,游仙区从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入手,通过健全机制,不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富乐糖画、董氏扎染等一批具有游仙特色的非遗项目进景区、进校园,成为城市流动的文化风景线。
游仙区巧抓“川超”流量,在孔雀公园、涪江文化广场等地设置8个观赛点,配套专业解说、美食集市与文化展览,将观赛人气转化为消费热气,仅首场比赛孔雀城夜市营业额便达到平时的3倍。目前,“乐享川超”系列活动累计拉动消费近千万元,成为拉动消费的“奇兵”。
这背后是游仙区以活动聚人气的“方法论”:坚持打造高品质会展演艺赛事集聚地,办好文化艺术展演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持续举办绵阳新春灯会、音乐节、街头文化艺术活动和中国青少年轮滑巡回赛(四川绵阳站)、跑遍四季公益挑战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
游仙区另一张产业“王牌”,是正在加速发展的核医疗健康产业。通过打通产业发展“壁垒”,正在建设医养结合生态康养度假地,丰富特色康养旅游产品,打造核医疗旅居康养目的地、中医药康养综合体。与此同时,文化旅游产业也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高品质提升乡村景区化水平,丰富乡村文旅业态,打造了铁炉村、洛水溪谷等一批近郊游打卡地。
提升文旅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
作为中国(绵阳)科技城的核心区,完善的城市基础建设为构建舒适便捷的文旅设施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游仙区发挥交通与人才优势,提升旅游集散功能,依托“大九寨”旅游环线打造具有游仙特色的文旅集散中心,文创等新业态正蓬勃发展;大力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络,做强地方特色餐饮,提升旅游住宿品质;坚持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切入点,不断完善以游客为中心的文旅服务体系,提升文旅服务智能化水平;加强文旅市场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游客体验感、满意度;加强文旅消费多元供给,打造“越王楼—芙蓉汉城”标志性商圈,以及孔雀城夜市、东原夜市、新春非遗大集等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假日经济、网红经济和夜间经济,打造“游字号”文旅名品。
优质高效的文旅设施体系成为游仙区打造文旅品牌的持续支撑。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游仙区从游客体验入手,推出“金秋双节·乐在游仙”“寻迹三线 乐游富乐”等游乐购打卡活动,将近郊游玩—美食狂欢—惠民福利三个板块串联,形成以蜀道寻踪访古、探寻朝阳三线、芙蓉花溪慢游、户外打卡露营等为主题的假日近郊游乐主场,联动以游仙观街巷夜市、聚多源等网红美食打卡店为热潮的美食主场,以红星美凯龙、百乐汇等为带动的商圈乐购主场,积极构建消费闭环,提升了游客留存率。
如今,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游仙文旅,在“科创之城·富乐游仙”的战略引领下,正以全新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联文章 >>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