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青藏高原西南部,有一个地方,它是离天空最近的人间,是离梦想最近的天堂,它就是西藏日喀则的定日县。
定日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麓,珠峰脚下,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边境县。它的魅力,首先来自于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
这里是地球上高峰最为密集的区域,汇聚了 5 座 8000 米级雪山,其中就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宛如巨人屹立天地之间,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圣地,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挑战与朝拜。除了珠峰,洛子峰、卓奥友峰等也各具风姿,它们共同构成了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画卷。
世界级旅游资源: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巅峰
自然奇观:触摸地球第三极的心跳
定日县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每一处都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拥有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 喜马拉雅山脉,山脉绵延起伏,峰峦叠嶂,仿佛是大地的脊梁,撑起了这片神秘的天空。而珠峰核心区,无疑是定日自然景观的皇冠上的明珠。
珠峰大本营,海拔 5200 米,是普通人能够亲近珠峰的极限坐标。这里是梦想与现实的交汇点,无数人怀揣着对珠峰的敬畏与向往,来到这里,只为一睹它的风采。
夜晚,当璀璨的星空笼罩着大地,珠峰在星空下投下巨大的剪影,宛如一座神秘的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雪山上,整座山峰被染成金黄,日照金山的壮丽景色,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绚丽的色彩描绘出的画卷,让人为之陶醉,也让人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在海拔 5230 米的地方,还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邮局,它就像一个孤独的守护者,见证着无数旅行者的梦想与故事。在这里,人们可以寄出一张明信片,将自己的心情与祝福,随着高原的风,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成为旅途中最珍贵的回忆。
加乌拉山口,海拔 5248 米,是观赏雪山的绝佳地点,被誉为 “雪山观景台天花板”。站在山口,视野无比开阔,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
在这里,你可以同时眺望 5 座 8000 米级雪山,玛卡鲁峰、洛子峰、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它们一字排开,宛如五座巨大的金字塔,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
每一座雪山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们的雄伟、壮丽,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人深刻体会到自身的渺小。
绒辖沟,则以 “秘境中的秘境” 著称。这里仿佛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悬挂式瀑布从悬崖峭壁上飞泻而下,气势磅礴,如银河落九天。高山草甸上,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绽放,如繁星般点缀着大地,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芬芳。在这里,你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感受心灵的洗礼。
珠峰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定日县自然生态的重要象征。这里是珍稀动物的家园,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动物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它们的灵动与活泼,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春季,高山杜鹃漫山遍野地开放,红的、粉的、白的,如天边的彩霞,绚丽夺目。秋季,金色的草甸一望无际,如金色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些不同季节的美景,展现了珠峰脚下生命的奇迹,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这片神奇的土地。
人文底蕴:雪山下的文明密码
定日县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是雪山下的文明密码。这里的宗教遗迹、非遗传承和援藏印记,都展现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宗教遗迹是定日县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协格尔曲德寺和绒布寺尤为著名。
协格尔曲德寺始建于 12 世纪,坐落在度母怀中般的山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仿佛受到了神灵的庇佑。寺庙的建筑风格独特,石块与土坯砌筑的墙体,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固如初,承载着藏传佛教的神秘与庄严。
绒布寺建于 1899 年,是世界最高寺庙,海拔高达 5154 米。
它位于珠峰北麓的绒布冰川末端,距离珠峰峰顶约 20 公里,是从北坡攀登珠峰的重要地标。这座寺庙宛如遗世独立的圣地,周围环绕着雄伟的雪山和广袤的冰川,景色美不胜收。
非遗传承是定日县文化的瑰宝,氆氇编织和 “阿佳学堂” 便是其中的代表。氆氇编织技艺拥有 2000 年的历史,是藏族传统手工艺的杰出代表。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纺织品,更是藏族文化的象征,每一道纹理、每一种色彩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今,这一古老的技艺通过 “珠峰工坊 + 阿佳学堂” 模式得以活态传承。
上海援藏团队在切村、曲宗村设立非遗工坊,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学习和传承技艺的平台。当地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堆绣、牦牛毛编织等技艺,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了 40 余款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还深受游客喜爱,2024 年销售额近 100 万元,带动人均年增收 6000 元,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援藏印记是定日县发展的见证,体现了上海援藏的深情厚谊和无私奉献。上海援藏投资建设的珠峰北大门游客服务中心,集售票、供氧、文创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在这里,游客可以方便地购买门票,了解景区的相关信息,还能在高原上享受到贴心的供氧服务,让旅行更加安心。同时,服务中心还展示和销售各种文创产品,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把定日的文化带回家。
扎西宗珠峰小镇清洁能源车转运中心,拥有 84 辆新能源观光车,这些车辆不仅守护了高原的生态环境,还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坐在新能源观光车上,游客可以欣赏到沿途的美景,感受高原的独特风光。
正在推进的 5G 智慧景区建设,更是让世界级景区拥有了 “云端服务”,游客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了解景区的信息,享受更加智能化的服务。这些援藏项目,不仅改善了定日县的旅游基础设施,也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让更多的游客能够领略到定日县的魅力。
文旅 IP 破圈:从珠峰符号到产业生态
核心 IP:世界之巅的名片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下,定日县以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依托,精心打造核心文旅 IP,让 “世界之巅” 的魅力不仅停留于地理高度,更延伸至产业深度与文化广度,形成了三张熠熠生辉的名片。
“珠峰 IP” 无疑是定日最具全球影响力的文旅符号。依托珠峰的唯一性与震撼力,定日全力打造 “两区三地”,即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地、特种旅游地、民族文化旅游地。这一战略定位精准聚焦珠峰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多元拓展。
定日对珠峰旅游品牌的精心塑造与推广,从完善基础设施到提升服务质量,从丰富旅游产品到创新营销模式,每一步都围绕着珠峰 IP 展开,让珠峰从一座遥远的雪山,变成全球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受世界之巅的震撼与魅力。
“珠峰工坊” 则是定日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样本。它创新采用 “公司 + 合作社 + 村民” 模式,联合上海松江非遗团队,开发出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跨界产品,其中 “松江布 × 珠峰氆氇” 的巧妙结合堪称经典。
2024 年推出的 “珠峰四季” 系列围巾,将珠峰不同季节的美景与氆氇编织技艺完美融合,每一条围巾都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珠峰画卷;“神山圣湖” 主题挂毯,以精湛的工艺展现了藏地神山圣湖的神圣与壮美,成为游客首选伴手礼,线上线下同步热销。
在这里,古老的非遗技艺不再是深藏闺中的传统,而是通过与现代设计、市场需求的对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为当地村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智慧珠峰” 体现了定日对科技赋能旅游体验的积极探索。通过上线 “珠峰 VR 云旅游” 平台,游客即便足不出户,也能通过 360° 全景展示,身临其境地感受珠峰大本营、绒布寺等核心区域的壮美景色,仿佛置身于世界之巅。
“珠峰高程测量” AR 互动项目更是创意十足,游客只需通过手机,就能开启一场虚拟的珠峰攀登之旅,在攀登过程中解锁不同海拔节点的历史故事与地理知识,让旅游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内涵。这种科技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珠峰的魅力,也为传统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与参与度。
IP 衍生开发:触手可及的巅峰体验
定日县在打造核心 IP 的基础上,积极开展 IP 衍生开发,通过文创产品、节庆活动、研学旅行等多种形式,让游客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体验珠峰文化,使巅峰体验触手可及。
文创产品是定日 IP 衍生开发的重要成果。其中,珠峰模型盲盒独具匠心,一套盲盒中包含 5 座 8000 米雪山微缩景观,让游客可以将世界屋脊的精华带回家中。每一个微缩景观都制作精美,细节之处尽显雪山的雄伟与壮丽,满足了人们对雪山的向往与收藏欲望。
“定日传奇” 系列漫画书则以生动有趣的漫画形式,讲述了喇嘛掷石建寺的传说,将定日的历史文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尤其是受到青少年的喜爱。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纪念意义,更是传播定日文化的重要载体,年销量超 20 万件,成为定日旅游的热门纪念品,让更多人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了解定日,爱上定日。
节庆活动是定日文旅的盛大狂欢。每年 5 月举办的 “珠峰登山文化节”,将登山纪录片展映、雪山音乐会、非遗市集等活动融为一体,为游客呈现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
登山纪录片展映,通过镜头带领观众领略登山者挑战极限的勇气与毅力,感受珠峰的神秘与魅力;雪山音乐会则在雄伟的雪山背景下,奏响美妙的音乐,让音乐与自然完美融合,给人带来独特的视听享受;非遗市集上,琳琅满目的非遗手工艺品、传统美食等,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定日的传统文化。
研学旅行是定日文旅的教育实践课堂。定日县与高校合作开设 “珠峰地质科考”“高原生态保护” 等课程,为青少年提供了深入了解珠峰地区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的机会。
在 “珠峰地质科考” 课程中,青少年可以参与冰川取样,通过对冰川样本的分析,了解地球气候变化的奥秘;在 “高原生态保护” 课程中,他们可以追踪藏野驴,观察这些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增强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从 “定声小山” 到开放门户
在藏语中,“定日” 意为 “定声小山”,这个看似平凡的名字背后,蕴含着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与藏传佛教的传播和圣地的认定息息相关。
相传,南印度密宗大师帕・荡芭桑杰(米庞・贡布),这位藏传佛教密宗喜其派法主,肩负着弘扬佛法的神圣使命,受释迦牟尼佛祖指引,毅然踏上了前往雪域高原的征程。
佛祖以掷石为示,寓意石头落地之处,便是荡芭桑杰弘扬佛法的理想之地。这块承载着神谕的石头,不偏不倚,恰好落在今岗嘎镇朗果村,落地瞬间,发出清脆的 “定” 声。从此,这片土地便被赋予了 “定日” 之名,仿佛是上天注定的神圣之地。
随后,一座寺庙在这块具有特殊意义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定日寺的建成,不仅为当地信众提供了精神寄托之所,也让 “定日” 这个名字随着寺庙的声名远扬,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定日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独特的政治地位和行政归属,见证了西藏地区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十三世纪,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时期的定日,受十三万户之一 “拉堆洛” 万户所辖治,被称为 “洛定日”,意为拉堆南部万户,在元朝的统治体系下,定日县开始与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明朝时期,帕木竹巴王朝崛起,定日县也随之成为其辖治范围的一部分。在帕木竹巴王朝的统治下,定日县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在王朝后期,“洛定日” 又称 “洛贡”,陷入了封建割据势力 “贡塘巴”、“藏巴汗” 的纷争之中,经历了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百姓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到了公元 1642 年,清朝西藏甘丹颇章政权建立,定日县成为其统治区域,被细分为绒辖雪巴、定日宗、协格尔宗、协格尔曲德寺及贫溪卡等多个部分,各部分在甘丹颇章政权的统一管理下,逐渐恢复了稳定与发展。
西藏和平解放后,定日县迎来了新的发展篇章。1960 年 6 月,定日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地设在协格尔乡的协格尔村。2014 年 7 月,日喀则撤地设市,定日县归属于日喀则市,在新的行政区划下,定日县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日喀则市共同迈向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定日,征服自己极限的行旅
在定日,你可以在珠峰大本营感受人类对极限的敬畏,在非遗工坊触摸千年技艺的温度,在加乌拉山口见证自然的磅礴。这里不仅是地理的巅峰,更是文旅融合的试验田、乡村振兴的样板间。
当上海援藏的接力棒持续传递,当 “珠峰 IP” 的影响力跨越山海,定日正从 “世界之巅的背景板”,蜕变为 “手可摘星的文旅新极”。
下一次出发,在定日多做停留,让雪山的风、非遗的魂、援藏的情,告诉你什么是 “触摸云端的旅行”。
来源:网络
【主编:土旦丨编辑:白玛央拉】
珠峰之乡·吉祥日喀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