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纯章
西域何仙持神笔,一绘百里画廊。雕石塗壑皴牧场。阳光重彩,红绿白青黄。
却是天山多造化,遗留这般辉煌。醉心如梦使人狂。飞车漫步,追美向远方。
附友人评乔纯章《临江仙》
《临江仙》一词,以天地为卷、造化作笔,将西域的雄浑壮美与生命感悟熔铸成诗。乔将军则以四重维度相和:
一、时空维度中的存在叩问
“神笔”意象暗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宇宙意志。百里画廊实为地质纪年的具象呈现,皴擦点染间记录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与冰川侵蚀的史诗。游人驱车穿越的不仅是空间,更是以车轮丈量时间层理,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褶皱中读取地球的年轮。
二、色彩哲学的生命隐喻
词中五色体系构成完整的象征宇宙:雪岭白喻示永恒,牧场绿代言生机,赤岩赭土承载古老记忆,金黄沙海昭示时间流动性。这种色彩拓扑恰似海德格尔“此在”的生存论结构——人在斑斓世界中寻找存在的光亮。
三、移动美学的现代重构
“飞车漫步”创造动静辩证的观景范式。钢铁坐骑的速度感与驻足凝思的静止态,共同解构传统山水审美。恰如本雅明所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嬗变,现代交通工具重塑了人与风景的对话方式,在疾驰与驻足的张力间拓展审美维度的可能性。
四、追索意志的永恒姿态
“追美向远方”暗合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后工业时代中,这种地理朝圣实质是精神原乡的追寻。正如荷尔德林“诗意栖居”的哲学实践,在赛里木湖的波光与独库公路的险峻中,现代人完成着自我与本真的永恒对话。
此词因而超越寻常游记,成为存在主义的诗意宣言。在板块碰撞造就的褶皱山脉间,在游牧文明与绿洲文明的交汇处,每个追寻者都在用足迹书写个体生命与浩瀚时空的应答。
爱国行动志愿者万里行执行副会长、著名歌唱家程晓瑛与乔将军、韩雄亮总编辑一行向祖国大好河山致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