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溧阳,秋色宜人。在市委人才办指导下,由团市委联合多部门开展的“溧刻游”城市体验行在溧高校专场正式启动。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牧星学院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两批学子,先后踏上为期一天的乡村文旅路线,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溧阳乡村探索之旅。
第一站
在博物馆触摸时光的纹理
在溧阳市博物馆,同学们在讲解中穿越时空,从史前文明到现代城乡,系统感知这片土地的生态底蕴与文化积淀。来自常机电的许飘尹感慨道:“那些展现传统农耕文明的展品,让我们对溧阳的历史底蕴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第二站
在融媒体中心解锁“种草”新技能
在溧阳市融媒体中心,一堂干货满满的短视频创作课让同学们收获颇丰。资深创作者姜雯雯从策划、拍摄到运营,一步步拆解“流量密码”。常机电记者团的吴晗跃跃欲试:“我们正想用青年视角,通过短视频把溧阳的乡村之美推荐给更多同龄人。”
第三站
在“小阿勒泰”看见乡村新可能
午后,带着新学到的技能,同学们走进了有溧阳“小阿勒泰”之称的社渚镇洑家村。这里,白墙黛瓦与新兴业态有机融合——老屋变成创意工作室,农家院成了精品民宿,闲置空间转为文化活动场所,村庄在保留原有肌理的同时,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像洑家村这样的特色乡村,正是溧阳近年来推进“乡村旅居 田园康养”模式的生动缩影。依托优越的生态与乡村资源,这里不仅保留了田园风光,更孕育出康养旅居、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也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四站
在古树下聆听一场“行走的思政课”
在村口古树下,乡村振兴志愿者周嘉鹏向学子们讲述了洑家村的变迁。“两年前我刚来时,村里多是泥泞小路,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而现在,他亲眼见证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返乡创业,为乡村带来新业态、新场景。作为一名大学生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服务期满后周嘉鹏选择留下,“因为我亲眼见证了年轻人如何让乡村焕发新生。”
在他的引导下,同学们参观了村史馆、手作工坊与乡村咖啡馆,聆听“晒秋集市”活动策划过程以及一位“00后”主理人将闲置石屋变为文化空间的微改造故事,切身感受青年参与乡村建设的多样可能。
尾声
在燕湖湖畔唱响一场青春音乐会
傍晚的燕湖湖畔,市锡剧团第七代传人带来悠扬唱腔,同学们纷纷一展歌喉,为这一天画上句点。来自南航牧星学院的李辰阳分享道:“今天不仅看到乡村的美丽蜕变,更看到年轻人参与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青春的价值不只存在于城市高楼,也可以绽放在乡村广阔天地。”
随着一批批青年走进溧阳、认识乡村,青年与乡村之间正建立起一种深度联结。当青年将乡村视为成长的沃土,乡村也将青年视为发展的伙伴,乡村振兴便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成为一代代青年用脚步丈量、用行动参与的时代征程。
来源:溧阳市融媒体中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