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北京谈论“新”,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这座城市的分量,在于宫墙、胡同和那些沉淀下来的故事。而新建筑的落成,是延续、是打扰、还是重塑,立时便见分晓。
酒店,作为承载旅居体验的空间,更是如此。2024年的几把新“钥匙”,就试图打开这座古老都城的不同一面。
01、一位不苟言笑的王爷
北京涵珍园国际酒店(12套)坐落于紫禁城中轴线旁,以清代总督赵尔巽的官邸为基础改建,整个过程花费了近十年时间,并由古建专家王希富主持设计。
酒店的布局为东西两跨院、南北三进院落的大型四合院建筑。其重点不在于创新,而在于通过精工细作“再现京华烟云的时光”。
一进入酒店,就能看到按原样复制的、在北京城里都属罕见的“燕京八景图”墙雕,以及官邸留存下来的旧时镇宅石虎,共同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
酒店的公共空间分为南北两个庭院,北院“碧坎回廊”设有唤鱼池和汉白玉曲水桥。
南院“晴岚烟树”则是典型的古典中式园林风格。
酒店仅设12套王府级的豪华客房,每一套都包含独立的书房、待客厅、卧室和卫生间。
客房内部的用料极为考究,采用花梨木装修、细绢墙面,地面则铺设了皇家独有的珍贵“豆瓣石”。
室内陈设着紫檀、红木制成的罗汉床、翘头案等明清式家具,博古架上摆放着名贵陶瓷与古董,墙壁上则悬挂名人字画。
在餐饮方面,酒店餐厅的设计以晚清民国时著名的“八大楼”和“八大堂”为蓝本,包间名为漱芳斋、御膳堂等。
其中手工红木雕刻的“千叟宴”和戏楼大幕上的手工京绣牡丹均为艺术精品。
此外,酒店还设有多个宴会及活动场地,其中180平方米的“春秋阁”是一座1:1仿制慈禧戏台的戏楼,具备举办传统堂会的功能。
而585平方米的“紫金厅”则是可灵活分割的多功能大宴会厅。
02、一位“藏”在胡同里的雅士
北京前门文华东方酒店(42间)选址在有600年历史的前门草厂胡同,面对的是鲜活的市井文化。
酒店由CCD操刀,最大的特点是其设施并非集中于一栋建筑,而是星罗棋布于真实的胡同肌理之中,旨在对原有的胡同进行保护性修缮与恢复。
设计的核心理念是模拟胡同文化中的“串门儿”场景,让客人从大堂到客房的转换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穿行于胡同的独特体验。
酒店大堂位于一个静谧的庭院内,以两棵老树和一幅名为《影》的原创艺术屏风作为视觉焦点。
酒店共设有42间庭院式客房,它们分布在不同尺寸的砖木院落中,均为独门独户,再现了老北京的四合院生活。
客房面积从110平方米的豪华庭院到309平方米的东方别院不等。室内设计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奢华相结合。
通过落地门窗将庭院的四时之景引入室内。
餐饮是酒店的一大亮点,设有由米其林星级主厨黄景辉主理的粤菜及潮州菜餐厅,名为VICINI(意大利语意为“邻居”)的意式餐厅,设有可俯瞰胡同景观的露台。
以百年元宝枫树命名的“枫香廊”,提供精致的中式茶饮和下午茶。
以及坐落在胡同深处的现代鸡尾酒吧“十条”,提供富有北京本地文化特色的创意鸡尾酒。
此外,酒店还设有一处静谧的水疗中心,内含私人护理套房和炁源疗愈空间,并配有健身中心。
03、一位被唤醒的长者
北京华侨夜泊君亭酒店(176间)面对的是一个“现代遗产”的更新课题。其前身是70年前由何香凝倡议、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团队设计的“北京华侨饭店”。
曾是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在海内外被誉为“华人华侨之家”。改造团队完整保留了建筑最具标志性的外观,包括中国传统的大屋顶、绿色琉璃瓦镶顶、飞檐翘角和金漆彩画等民族风格元素。
酒店的宏观改造理念是“新旧交融”,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对内部空间进行了大规模改建,融合了东方美学与现代简约,呈现出“新中式”与“都市禅意”的结合。
酒店大堂充分借鉴了北京建筑的中轴线特色,左右对称布局,并在楼梯中轴线上设置了一座立体的天坛金属造型艺术品。
酒店共拥有176间精致典雅的客房,设计风格简约舒适。
部分房间可以直接观赏到特色的胡同景观或酒店的四季花园景观。
餐饮方面,位于一层的四季花园餐厅提供丰盛的中西式早餐,并创新推出了“老北京炸酱面套餐”、“豆汁拿铁”等具有浓厚本地特色的餐品。
为了强化文化体验,酒店为住客提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免费参观门票,并准备了菩提根手串DIY套装、可盖章留念的定制旅游地图明信片等特色礼品。
公共设施方面,酒店设有24小时健身房、自助洗衣房,并在部分楼层增设了名为《兰亭》的主题行政酒廊。
04、一位玩转时空的潮客
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万丽酒店(321间)位于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的核心地带。
设计理念源于“古代军屯特色”与“现代创新科技”的戏剧化碰撞,而其所在的东升镇历史上曾是北京著名的军屯地之一。
酒店设计由P49 Deesign操刀,将“朔风蓟北、铁马幽燕”的古代军屯生活故事场景,用高科技的方式融入酒店的各个空间。
这种“碰撞”从抵达时便处处可见:酒店大堂的设计参照了古代战士的出征地“德胜门”,寓意“旗开得胜”。
礼宾台的桌脚被设计成马蹄形状。
而大堂顶部悬挂的LED灯柱则绽放出绚丽的烟花,迎接宾客。
以“马”为主题的艺术品和象棋元素也遍布酒店。
酒店共设有321间现代雅致的客房及套房。
房间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战士居住的帐篷,并配有马鞍造型的座椅和自带象棋棋盘的餐桌等精心设计。
酒店的餐饮空间也延续了这一主题:位于一层的逸庭(R Bar)设计灵感来自马厩,提供日咖夜酒。
位于二层的燃·全日制餐厅,其装饰融入了农耕色彩,如瓦砾与木柴切面构成的墙壁。
位于三层的万丽轩中餐厅则以“盔甲营”为概念,包厢以“兜鍪”、“臂鞲”等古代盔甲部件命名,主打粤菜及京鲁风味。
酒店拥有2100平方米的会议活动空间,包括一个870平方米的无柱大宴会厅和一个特色的屋顶露台。
此外,酒店还设有24小时健身房、四季恒温的室内游泳池,并推出了一个名为“赢赢”的原创战马IP形象,以串联起酒店各个区域的探索体验。
END
结语
创造新酒店,每一家酒店背后都有值得被发掘和再叙事的故事。这些空间都可以被重新赋能,成为承载当代生活的新场所。
对于旅行者而言,这种变化带来的体验是显著的。住宿不再是旅程中一个功能性的环节,更像是选择了一个进入北京的“切口”,成为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视角。它本身,就成为了旅程的目的地之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