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挖掘山东宝藏小城的文化特色,扩大县域产业在旅游市场的影响力,10月27日至30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宝藏小城 县在出发”媒体行活动。记者随行采访发现,处在人才流失不利地位的一些县区市,正在借助旅游产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流。
“大家猜一猜,这样一座馒头窑,一次能烧制多少个碗?”10月30日,淄博市博山区颜神古镇景区的一处景点前,“00后”讲解员王俊秋正在给游客讲解“间歇式圆窑”的构造原理。
王俊秋是土生土长的淄博人,去湖北武汉上大学,毕业后又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支教两年,今年7月初来到颜神古镇景区工作。与其他景区的讲解员不同,王俊秋除了“动嘴”,还会时不时“上手”:给景区负责表演的琉璃制作匠人当助手,向游客展示琉璃生产的缤纷过程。
有支教经历,为何不去选择其他工作?王俊秋的回答是“热爱”。学播音主持的她,非常享受给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解琉璃艺术的过程。她说,颜神古镇景区的人流量正在不断增加。“十一”假期,最高时日均接待游客超过两万人,她一天能带四五拨客人。
对家乡的热爱,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山东宝藏小城,投身文化旅游产业的宣传推介、内容生产等环节。
在德州市乐陵市泰山体育博物馆,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品牌部部长宋坤介绍起企业的产品自豪感十足。一根手指头能提起来的自行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篮球架、多项体育赛事使用的塑胶垫……每天,宋坤和同事们都会在泰山体育博物馆接待一批又一批世界各地来的客户、游客,去年开始陆续又有研学团队走进来。
“别看我们的厂区在县城,生产的产品可是销往世界各地,质量也是国际领先的。”宋坤说,这几年,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已经不单单是一家生产体育用品的企业,而是变身为一处性价比高的小众景点。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被博物馆丰富的馆藏震撼,也加深了对于“体育强国”理念的认知。
在聊城市临清市,兼具运河特色与鲁西风味的美食,吸引大量美食博主去探店,也让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看到回乡创业的可能,“清真美食荟”的店长沙菲就是典型代表。
以前,沙菲一家人在北京经营饭店。这几年,老家临清市的美食产业越做越红火。过年回家的时候,沙菲被县城街道数不清的外地汽车震撼到了。“从那时我对家乡的认识开始改变,原来真的有这么多游客来临清。”沙菲说。
刘垓子白仁、清真八大碗、运河什香面……经过前期紧张的筹备,今年8月,沙菲的“清真美食荟”开张了。在她的计划中,饭店的营销主要源自菜品的质量,菜好吃,自然客人就来了。没想到网上传播速度如此之快,一些年轻人吃过后,纷纷在社交平台免费推广。国庆假期,沙菲一天能接待150桌客人,有的桌需要翻台5次。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沙菲总结了3个特点:有地域特色、量大实惠、干净卫生。
常年研究琉璃艺术发展历史的博山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福源,对宝藏小城与年轻人的关系有自己的理解。他拿博山举办的一次琉璃双年展举例说,老艺人做的作品都是中规中矩,虽然技艺高超,但外形设计是传统的;年轻的手艺人则不然,他们的技艺水平可能称不上炉火纯青,但是思维活跃,能够大胆地把琉璃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李福源说:“宝藏小城就像文化的富矿,其挖掘需要年轻人。同时,宝藏小城也成全了喜欢高性价比、舒适、小众的年轻游客。”
(图为“宝藏小城 县在出发”媒体行采风场景,苏锐/摄)
来源:文旅临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