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杨洋 陈运良
“溱洧初冬迎贵客,千年胜地叙媒好。” 11 月 8 日,第 26 届中国记者节如约而至,一场以 “以媒为桥・遇见溱洧” 为主题的媒体采风活动在新密溱洧水城温情启幕。活动由新密市溱洧水城商业运营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发展网中部崛起承办,30 多家驻郑新闻媒体的 50 余名记者及新闻界领导齐聚这座文旅新地标,在夜游古城、探访古迹、体验非遗中,度过了一段兼具文化韵味与节日氛围的难忘时光。
11 月 7 日晚,媒体团率先开启夜游之旅。华灯初上的溱洧水城,将隋唐里坊制度复原的 “一主街、三环线、六广场、多巷道” 空间格局勾勒得如梦似幻。记者们漫步子衿里、鱼藻里等《诗经》主题街巷,偶遇《关雎琴歌》的浪漫互动演艺,沉浸式感受 “一步踏入《诗经》” 的风雅意境。古县衙的砖瓦在灯光下诉说着千年故事,城隍庙的琉璃影壁流光溢彩,非遗手作工坊的灯火透出匠心,让夜游的媒体人连连称赞 “古城的烟火气与文化味完美交融”。
8 日上午,采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新密市财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跃威代表景区致辞,向媒体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溱洧水城自运营以来始终坚守 “文化为魂、商业为体、旅游为用” 的理念,如今已成为日均接待 3 万人次、高峰日突破 10 万人次的热门景区,十一双节期间即便受降雨影响,仍迎来超 50 万人次游客,用亮眼数据印证了文化文旅融合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发展网中部崛起频道总监赵伟立作为承办方代表发言,他表示,频道将持续搭建媒体与地方的沟通桥梁,与各界携手讲好河南文旅故事,传递中部崛起正能量。
在随后的深度采风环节,媒体团兵分多路,全方位探寻溱洧水城的运营亮点与文化内核。在早期中国博物馆,李家沟遗址万年陶片、裴李岗文化遗存等文物,让记者们直观感受 “中华五千年文明看新密” 的深厚底蕴;在密县县衙,隋代延续至 2003 年的古监狱、四通八达的暗道机关,展现着古代衙署建筑的独特智慧;在非遗工坊,超化吹歌的古韵、梦祥银饰的巧工、密玉雕刻的匠心,让大家近距离触摸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此外,《溱洧水秀》的实景互动、郑喜旺烧烤的烟火风味、大白兔奶糖河南首店的潮流气息,更让媒体人深刻体会到景区 “古今交响” 的运营思路 —— 既守护历史肌理,又注入当代活力。
“这不仅是一次节日采风,更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 参与活动的记者感慨道。溱洧水城将 1400 余年建城史与《诗经》文化、非遗技艺深度融合,通过 “风、雅、颂” 三大主题区划分、沉浸式演艺矩阵、多元业态布局,打造出 “既见历史,又见生活,更见未来” 的文旅新范式,为中原文旅融合提供了鲜活样本。
据悉,作为新密旅游 “三驾马车” 之一,溱洧水城正以文旅为纽带,带动婚庆、康养、研学、文创等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城市从资源型向文旅强市转型,向着国家级文旅消费集聚区的目标稳步迈进。此次记者节采风活动,让更多人读懂了这座古城的文化密码与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更多媒体视角的传播,溱洧水城必将在郑汴洛黄金旅游带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