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零距离2025-11-13 11:07:53

11月12日,一场主题为“相聚油城·乐享游城·魅力友城”的国际文化传播活动在我市举行,由40多名国内外嘉宾组成的采风团通过实地采风,亲身感受克拉玛依发展的脉搏。
11月12日,国内外嘉宾在结束了市博物馆的参访后与“开拓者”雕塑合影。
感悟石油工业遗存
采风团的第一站是克拉玛依市博物馆。进入博物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馆内陈列的“冰塔冰人”雕像、锈迹斑斑的煤油灯、厚实的羊皮袄,共同诉说着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建设者们薪火相传的艰苦征程。1:1复原的黑油山地窖更是让在场嘉宾充分领略了那段“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峥嵘岁月,再现了克拉玛依七十载薪火相传的奋斗底色。
一位嘉宾在市博物馆观看城市纪实摄影作品。
嘉宾们边参访边拍照,对博物馆内陈列的物品发出感慨。“这些实物比任何文字都更有力量,让我们看到了克拉玛依人骨子里的坚韧。”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州伊斯基季姆市政府行政管理处副处长、新闻负责人伊琳娜·格里琴科说。
从历史的回响中回到现实,采风团来到了黑油山,从珍贵的工业遗存中窥见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岁月印记。纪念碑旁,嘉宾们三两成行拍摄纪念照。跳跳泉边,嘉宾们纷纷跳动,对池里不断冒出黝黑的油泡连声称奇。
一位嘉宾在市博物馆与“石油人”雕塑合影。
沙特阿拉伯《欧卡兹报》专栏作家兼媒体顾问哈立德·本·侯赛因·本·穆罕默德·萨伊姆·代赫尔由衷地感慨:“70年来,一代代石油人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披荆斩棘、顽强奋斗,以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向地下要油,终于让克拉玛依跻身中国乃至全球极具影响力的能源城市之列。”
欣赏自然人文奇珍
“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眉……”当天下午,世界魔鬼城外,一场独具风情的表演盛情迎接着国内外嘉宾。
随着悠扬的乐声响起,身着绚丽民族服装的舞者踏着节拍欢快起舞。此刻,风穿过魔鬼城的沟壑发出呜咽的回响。光影交错之间,红与黄层层晕染的雅丹地貌惊艳着每一位嘉宾。
嘉宾们感叹世界魔鬼城地貌的壮美奇特。
进入魔鬼城腹地,“孔雀迎宾”翘首展屏、“海狮望月”憨态可掬、恐龙谷内巨大的恐龙骨架印刻着远古岁月。嘉宾们或登高远眺欣赏眼前的奇景,或举起手机用镜头定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站在这里,雅丹地貌的雄阔与苍凉直击心灵。我不得不感叹,只有大自然的伟力才能构筑出这等奇观。”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系专家历史学副博士、副教授库图别科娃·维聂拉·玛姆别塔莉耶夫娜说。
几位嘉宾在世界魔鬼城合影留念。
作为克拉玛依的文化符号代表,紫砂、金丝玉在戈壁热土上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而克拉玛依金丝玉·紫砂展览馆正是它们绽放光彩之地。圆润精致的“哈密瓜茶壶”、兼具养生和观赏作用的“紫砂核桃”“紫砂花生”、金丝玉制成的首饰……馆内琳琅满目的工艺品让嘉宾不时驻足观看。
网络达人“陈老师的一家”说:“金丝玉十分美丽,是上天赠予克拉玛依的珍宝。从地表到地下,从文化到远古化石,这座城市处处充满顽强蓬勃的生命力。”
领略民生服务温度
在为期一天的采风活动上,采风团既看到了克拉玛依工业发展的强劲、文化底蕴的厚重,也触摸到了民生建设的温度。 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内,就诊患者使用手机扫码签到后,静静坐在长椅上等候叫号,导诊台的医护人员耐心解答咨询,AI辅助诊断系统实时分析影像数据……
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政府信息部公共关系总局主任助理巴拉克说:“这所医院的智慧医疗发展水平令我印象深刻!不仅90%的业务都能通过手机办理,药房的自动发药设备也高效又精准。更让我们受益的是,克拉玛依还为巴基斯坦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医学教育,帮助我们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嘉宾们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了解克拉玛依高校发展特色。
作为克拉玛依高等教育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始终锚定城市发展需求和西部建设需要,为城市转型升级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人才。
来到这座洋溢着青春与创新活力的大学校园,采风团嘉宾们纷纷感叹:“这里不仅是培育人才的沃土,更是克拉玛依链接未来、赋能西部的人才枢纽。”
嘉宾们在南苑·南泉社区邻里共享中心欣赏非遗剪纸作品。
在南苑·南泉社区邻里共享中心,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林婕深切感受到克拉玛依基层社区治理的成效。“‘AI小克’社工的引入让居民咨询更省心便捷,社区一体化服务又让事务办理高效顺畅。更难得的是,针对老年人的贴心服务细致周到,克拉玛依真正把民生保障落到了实处。”林婕说。
为期一天的采风活动虽然短暂,但克拉玛依开放、包容、真实、自信的姿态深深刻印在了每位嘉宾的心中。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崔文娟/图 侯婧婧/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