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3日讯(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武文旅)“来武汉,我想带两个胃!”11月13日上午9时30分,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咸安坊、山海关路时发现,这些颇具人气的美食街区都排起“长龙”——鸡冠饺、孙氏豆皮、燕子煨汤、严氏烧麦等店铺前,等候的队伍里满是带着孩子的家庭。原来,这股非周末的寻味热潮,正源于各地放秋假的中小学生,他们跟着父母组团来汉,赴一场美食与美景的约会。
山海关路迎来全国游客。 曾熙来 摄
来自浙江的初二男生孙嘉浩,正在排队购买鸡冠饺。“我和爸爸、妈妈、姑姑、表姐、表弟一起来武汉游玩三天,住在黎黄陂路的武汉江滩世茂凡象酒店,还要去黄鹤楼、长江大桥、东湖。”孙嘉浩说,山海关路是此行的第一站,豆皮、武昌鱼、藕汤、双黄牛肉面、烧麦……这些都在他的美食攻略里,“早听说武汉是碳水之都,美食多到吃不过来,真希望自己有两个胃能全部尝遍。”
山海关路的面窝。 曾熙来 摄
来自成都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谢江楠和妈妈来武汉游玩,他拎着一杯绿豆汤,边走边喝。谈到武汉美食,他告诉记者,“我吃了热干面,还喝了藕汤,这些都很好吃。”“我在武汉吃了周黑鸭、藕汤、热干面、糯米鸡,还有武昌鱼。”来自佛山的三年级小学生黄诺桐说,非常喜欢吃热干面,“拌面的花生酱太香了。”“我和爸妈从宁波到武汉玩,觉得武汉挺辣的,但是很好吃。我吃了热干面、鸭脖、还有酒酿。”来自宁波小学五年级学生彭宇馨说。
咸安坊“武汉”字墙前,游客排队拍照。 曾熙来 摄
咸安坊的“武汉”字墙前,更是成了热门打卡点,外地家长纷纷带着孩子排队拍照留念。拖着行李箱的上海女孩林林,正陪着姐姐一家游玩:“侄女放秋假,我们就来武汉玩三天,一大早吃了热干面、蛋酒和面窝,好吃到舍不得走!”佛山初二学生冯梓峰的手机里藏着一份详尽的美食地图,“上午去了巴公房子,现在逛咸安坊,等会儿就去粮道街,赵师傅油饼包烧麦、熊太婆水饺都要吃个遍。”
除了放秋假的亲子家庭,不少游客也趁着秋季错峰来汉深度游。来自广东的大三学生桔懿和两个朋友,第一站就来到山海关路品美食,“刚吃了汽水包,是莲藕馅的,非常好吃”。接下来,他们还准备去黄鹤楼、长江大桥、粮道街、户部巷、东湖、省博游玩。桔懿透露,他们还预订了江边一家能看到长江大桥的餐馆,“吃饭赏景,深度游武汉”。广东游客黄小花已经在武汉连吃了两天排骨藕汤,“吃藕的时候,觉得‘藕断丝连’这个词语非常形象”。来自西安的游客周亮亮上午下了飞机直奔山海关路,还在黎黄陂路吃了热干面、面窝、米酒,“太好吃了,下午准备去逛黄鹤楼,看看附近有什么好吃的”。他透露明天会在武汉参加一家大公司的面试,“如果顺利的话,以后将在武汉工作”。来自哈尔滨的游客罗志刚则表示武汉气候宜人,“这几天到处溜达,去了东湖骑行,还吃了肥肥虾庄,等会儿要去江汉路上逛逛,感受武汉的烟火气”。
这股弥漫在街巷里的寻味热潮,正悄然迎接“知音湖北 超级文旅日”17寻味荆楚活动的到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用一句句“武汉,好吃!”发出诚挚邀请——跟着美食游武汉,在烟火气里读懂江城的魅力。
【编辑:丁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