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诗画人生相约篁岭,喜聊文旅话题!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的心灵常常被世俗的纷扰所填满,而文旅无疑就成了净化心灵的一剂良方。篁岭,这座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它不仅仅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昔日的过往,每一个建筑也都突显岁月的沧桑。今天,我就想来好好聊聊“秀毓国桢”这四个字背后的故事。
在深入探寻篁岭的魅力之前,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篁岭的众屋。众屋,又叫厅屋,它的实际身份是一个分祠。在篁岭的历史长河中,这个分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篁岭村子里曹氏族群开会议事的核心场所。想象一下,在过去的岁月里,曹氏家族的长辈们围坐于此,讨论着家族的大事小情,为家族的发展出谋划策。这里见证了无数次的决策和商议,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
同时,众屋也是篁岭的中心,屋前恰好有个小广场。平日里,村民们经常在这里举行各种活动,这里自然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每逢节日,广场上张灯结彩,人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玩耍,老人们则坐在一旁,默默地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言归正传。我们先来说说“秀毓国桢”这四个字。“秀”,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秀丽的意思。它所描绘的不仅仅是山川的外在形态,更是一种自然之美、灵动之美。当我们站在篁岭的山巅,俯瞰那连绵起伏的山峦,还有那错落有致的梯田,以及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时,便能深刻体会到这种秀丽之美。而“毓”同“育”,代表着孕育、培养之意。它寓意着这片土地如同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的乳汁和养分,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在这里,自然与人文环境相互交融,共同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人才。
“桢”字则原指坚硬的木头,在古代,人们常用坚硬的木材来建造房屋、制作器具,因为它们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经久耐用。后来,“桢”字引申为代指有用的人,“桢干”一词就是指能胜任重任的人。他们如同国家的栋梁之才,支撑着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所以,我们将这四个字连起来,那么“秀毓国桢”的意思就是:山川的秀美孕育出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那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为什么在篁岭众屋里会悬挂“秀毓国桢”这块匾额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曹文植、曹振镛父子俩了。篁岭是曹文植的祖籍地,这二位在历史上可是相当厉害的人物。他们从乾隆25年一直到道光15年,先后把持朝政75年之久。这75年,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他们在政治舞台上分别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曹文植,自幼勤奋好学,才华出众。他在为官期间,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重视教育,积极培养人才,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官员。而曹振镛,则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品质和政治才能,在朝廷中更是位高权重。特别是在嘉庆帝出巡时,他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代君三月。这在当时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和信任,也充分显示了他的能力和威望。于是在我们古徽州民间就有了“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的说法,可见曹振镛的地位之特殊。
在众屋的门口上,我们还能看到“圣旨”二字。这两个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标识,更是篁岭昔日荣光的象征。在古代,圣旨是皇帝发布命令的重要文书,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能够在众屋门口雕刻“圣旨”二字,足以说明篁岭曹氏家族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也让我们不禁想象,在过去的岁月里,篁岭曾经是怎样神奇的存在啊!
俱往矣,昔日众屋凝众力,今朝茶吧叙言欢。今日之篁岭也早已戴上了“中国最美符号”和“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等多项桂冠。展望未来,我完全有理由相信:篁岭一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