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描写78年前,新疆省党部陈希豪主任视察南疆途中的真实记录。作为省部级高官的主人公,视察南疆,地方官员自然借机热情招待,努力让领导满意,虽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也不足惜。本文描写了焉耆、库尔勒、库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可以看到淳朴的百姓、活泼的学生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游览克孜尔千佛洞的所见所闻,让人感怀完全。
初雪后的迪化城
一切将被严冬的景色所笼罩,寒风呼呼地吹起,地上的冰层又在朝阳下亮晶晶地闪着光,这时候,温暖的屋子该是人们多么留恋的地方啊!
11月8号上午10时许,在多少欢送声中,一辆羊毛车由省党部出发了,这便是陈主任率领着几位视察的工作同志,在这样严寒的冬天里出发了,这该是多少人真心钦佩他能在这样冷的日子里,去跋涉长途的勇气与吃苦的精神。
羊毛车
当欢送的一部小汽车也赶到三屯碑时,大家亲切地握别,相互祝福着离开了迪化市,车子放开了马力在公路上奔驰。
欢迎盛况在焉耆
车子行进在戈壁的风沙中,那种生活的滋味是单调而又寂寞,想来在沙漠中的长途旅行者都会有同感吧?
离开迪化的第3天,一个风和日暖的正午,我们的车子穿过一丛芦苇、芨芨草夹道的路程,远了的是浓密的一排又一排钻天杨,这是快到焉耆城郊口的村落,那边迎面路上等着一辆吉普车,这是特来远迎贵客的车子,陈主任风尘满面,带着一副长途旅行者的样子,匆匆挨到了小车上先走了,我们的车子也随在后面前进。
焉耆四十里城明屋,1930
前面在灰尘飞扬的道旁,排列着有欢迎的队伍,在军乐和热闹的掌声中,陈主任和他的随员们慢步走过了欢迎者的面前,以喜悦的目光送给了他(她)们谢意与慰问。
满街横竖布标,红绿标语,悬挂旗帜,热闹空前。这一个欢迎真给予旅途上行客们洗去了不少的疲劳。
在一个锣鼓喧天的黄昏,这里开欢迎晚会,以舞会方式招待啊!跳舞风气也蔓延到天山南路了,可见此地舞风的流行了,这也是文化风光的传播呀!
塞上江南的库尔勒
的确,要想真正的见到南疆风光,那非得出了铁门关才可以饱尝。
焉耆至库尔勒路线图,1937
库尔勒的确是一块可留恋的地方,从铁门关的山口出去,一条下坡路,他正是在这凹下的地方,远了看起来真可谓“沙中水草堆,好似仙人岛”,送在人目光里的是丛林一片,这里树叶子虽然变了色,但还是那么摇摇摆摆地挂在树枝头,田野里碧青的冬麦给大地上点缀了绿色。
沟里有潺潺的流水。啊!谁会相信这里是寒冬将要来临的日子呢?
我们的车子12时由焉耆出发约有3个小时,车子已开到库尔勒街上了,这虽然一方面是为了视察工作而来,其实也是特来体味一下这塞上江南的风光。
库尔勒县政府大门,1947
南疆繁华的商业中心区之一——库车
库车是属于阿克苏区的,全县人口数字因商业繁荣,市面也很热闹。
我们抵达库车时,太阳已落山,沿途灰尘飞扬,汽车慢慢的行进,在马车、小驴子车川流不息的人群夹道中。啊!这么多的人,原来今天是此地的巴扎日,这些驴群车队啦都是赶过巴扎的回去的。
库车巴扎上的人群,1930
到街口时,左手路旁布有白布单,长桌摆满了果品茶点,欢迎的队伍围拢在两旁,这时候天已将黑,车子稍停了一会儿就开走了,街上又是挤满了人,车子慢慢蠕动在人群中向县政府去。
县政府是一座高大的两层楼房,外观很漂亮,我们就在这里休息了两天。
第2天晚上此地举行欢迎晚会,节目有维族跳舞,还有当地中正小学的小朋友们表演歌舞,花样很新,在今晚上的节目里,我们还看到了一幕第二个卡巴汗的军人舞。
库车千佛洞
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佛洞是在从库车到拜城途中所绝口地方,距公路有20余里。车子清晨从库车出发,就去千佛洞参观的计划,当我们要到千佛洞去的那个岔路镇子上时,那里也是早已等候的有欢迎的队伍,他们一些维族小学生在路旁高呼口号“三民主义万岁”“欢迎陈主任委员”。
一会儿,由负责人向当地接洽好派马和行路的人,于是车便开向一条窄小的巷道里,去带路的那个维族人的马在前面跑着,从这里走出,只有一条小路可以行马,还好也幸运而是戈壁,车子勉强从凹凸不平的沙滩上行进,直到爬过一个又一个小土岗时,前面的路更难行走了。
短发的维族学生,1947
于是停住车子,骑马去,一大群马队开始向土山上爬,有几位马术较好、善骑者们,都早已冲到前面去了,陈主任的马是有人在前面撵着走的,很慢,我们也随在后面跟着走。路是越走越难走了,马直向对面的大山去,带路的人讲要翻过那个土大包就可以看到千佛洞。当马进到一个山口时,下面是山崖,我们的马再转过一个垭口,只好下马徒步走下去吧。
那地下的土砂将要到达膝盖,好容易走下去,便到了平地。啊!那不是千佛洞吗?真的看到了那土层的山壁上,高低上下统统是大大小小的佛洞,我们为的是看山洞里面,所以还得爬上去才可以看到千佛洞里的遗迹。
库车千佛洞,1930
我们一同爬山的人年纪最长的就是陈主任,他都能很快的爬到前面,我们这些年青人也更不能示弱的跟着爬,暖和的太阳晒得背上出汗了,大家还是进去一个山洞又进去一个山洞的参观着。这里的山洞统统编着号码,这是韩乐然(画家)先生曾在考古描绘洞内壁画时做的工作,看起来大概是以洞的大小,和里面残缺,完整多寡编排的吧——这里山洞虽多,但里面的壁画和装饰,简直找不到一块较完整的,看过不觉令人兴叹!这样悠久的古迹,都不能把它好好地保管。
我们可向上面爬,那里有一个个洞口是锁着。洞口旁边“特一号”,据看管人讲:这是韩先生自己新发现的一个洞,这里面比较整装一点,韩先生曾在迪化办展时那一幅最长的壁画的书写,就是这个洞里的。望上去,上面还有许多洞口,都不容易爬上去,我们只好绕到山下,山脚下有片红柳园地,建筑有两排简陋的民房,今天大概是为了欢迎客人吧,屋内的陈设都是整齐清洁。
克孜尔石窟壁画
此地名为河包尔(克孜尔)千佛洞,距公路20余华里。这个柳园的房子,主人名叫铁木耳,是县政府派他为此地的修葺主任,他告诉我们在这里他们已经住了几代,如今儿孙满堂。他那个维族老妇也忙着殷勤地招待我们吃甜瓜,当在寒暄时,并向我们介绍院内靠大树的那间房子是当日韩先生住过的,他很怀念向我们问讯韩先生的消息,当我们告诉了他韩先生被难(注:指飞机失事而亡)的下落时,他很难过的说了一声:“韩先生是个顶好的人。唉!天,大眼睛没有……”
一会儿他要留着我们吃饭,因要赶路,因此匆匆告别。临行时陈主任与这个老人拍了一张照片,又赠送国币20万元,这里老少以感激的目光把我们送出山口。
未完待续……
胡宝霖《瀚海潮》1947
“瀚海淘沙”独家整理
期待打赏、转发、评论和点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