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登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遥望珠穆朗玛峰巍峨耸立,气冲斗牛,日照金山,高山仰止。来到喀喇昆仑山,只见乔戈里峰峭壁垂银,塔峰添玉。《山海经》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念奴娇·昆仑》词:“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路过桥山,拜谒黄帝陵、轩辕庙、古柏院,读碑亭上1937年清明节延安《祭黄帝陵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其文章书法,如刘熙载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黄山乃黄帝之山,集山之大成。站在九华山花台上眺望五百里黄山山脉,我想起曾在新疆和田团结广场上吟诵的石碑上篆刻着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然后,奔赴五台山,环视八百里巍巍太行,前往燕山万里长城,瞻仰我们蟠在九州的龙。
《峨眉郡志》:“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立于峨眉金顶,贡嘎群峰如海,苍天残阳如血。出蜀入秦,感受“秦岭秋风我去时”的气韵。秦岭莽莽苍苍,东段“奇险灵秀”乃“中华龙脊”,北向则秦川离离,物阜民丰。
我远足山岳,山岳大美不言。我受不言之教,万里不止。
不惑之年,我在韶山,“看红装素裹”“数风流人物”。读《诗》有之:“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易传》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走出韶山冲的青年,慷慨诵之:“我以我血荐轩辕。”
江山社稷民心系,民众根基大道行。高原山脉,沙漠戈壁,草原湿地,山岳峰岭,让我行稳致远,浩气溢心。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我仰观长江上游“金沙水拍云崖暖”,凝目虎跳峡。当轻舟过了巴东三峡,长江便流缓水阔,丰艳了中下游的“水乡泽国”;黄河之水天上来,装点了陇原兰州,溉泽了宁夏平原,冲积出广袤而富腴的华北平原,这里沃野千里、“宅兹中国”。
长江和黄河,犹如血液,深入我心,融入我身。于是,在渤海湾的旅顺口,我看了实景演出的《印象旅顺》,“历史或许不会重演,但历史警示未来。”我油然而忆《卿云歌》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珠江源就在我家门口的马雄山,珠江流域山岭同根,江水同源,无论我走到哪儿,都还在家门口。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流连过“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湘江,凭吊过屈原“知死不可让”“怀抱沙石以自沉”的汨罗江,欣赏过“万顷波光”的武汉东湖和“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杭州西湖。
江河湖海,渊源洋瀑,溪渠泉池,潭泊泽淀,涧淌泓洄,清流活水,可以濯我足,亦可濯我缨。
看着潺潺流水,我想逝水流年,生命的意义,就是好好地活着。经衡山回家时,慈母已百年。在西宁夜梦时,慈亲已西游。我回到故乡的老屋,与兄弟姊妹欢欢喜喜围炉话桑麻。不由想起,家父归土的当夜就走在出门西行的路上,而后轻身一转,看着送别的我,笑呵呵地,如今却在我梦里。纵然君埋泉下泥销骨,我依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潮涌月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我的祖籍在南京柳树湾,秦淮河畔眉眼盈盈的叔叔阿姨,有亲人般的笑容。“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看,玄武湖的四海宾朋,不绝如织。
今世也,中华邦兴,山河富庶,辉煌赓续,乾坤肃静,海晏河清,家国陶陶。我在祖国的大地上景行行止,我热爱我的生活、我的生命,更热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