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潮起引群贤,自媒逐梦向晴川。
古城石板留遗韵,铁画银钩铸锦篇。
云顶风清凝翠色,龙湖日落映长天。
滨江远眺豪情溢,文脉薪传续新弦。
青石板路载千年文脉,铁画银钩映匠心传承,滨江落日绘生态画卷。2025 年 11 月 19 日至 20 日,“自媒扬新风 ‘徽’聚好故事”2025 年安徽自媒体同心圆系列活动长江文化专场采风活动走进皖江明珠芜湖,数十位网络名人循着长江脉络,开启了一场融合生态之美、非遗之韵与开放之力的文化探寻之旅,用镜头与笔墨定格芜湖长江文化的多元魅力。
作为长江岸线城脉文脉的发源地,芜湖古城成为此次采风的首站。青瓦白墙间,网络名人们踏着蜿蜒的青石板路缓缓前行,古城内留存的明清建筑、传统街巷与长江水汽交融,氤氲出独特的历史氛围。在非遗展示区,大家近距离感受捏面人等传统技艺,指尖感受非遗文化的温度,深入探寻古城与长江共生共荣的千年底蕴,不少博主当场开启直播,向网友实时分享古城的历史印记与生活气息。
离开芜湖古城,采风团一行走进响水涧景区。远山如黛,清溪潺潺,新晋网红地标 “三万英尺云顶咖啡” 隐匿于青山绿水间,成为大家打卡的热门点位。网络名人们围坐露台,以苍翠群山为背景,借徐徐清风为伴,一边品尝咖啡,一边用相机捕捉皖南山水的灵秀与灵动,随手一拍便是 “出圈” 美图,纷纷在社交平台分享 “在芜湖邂逅诗与远方” 的惬意体验。
当暮色渐浓,龙窝湖的滨江夕阳为一天的行程添上浪漫注脚。作为长江湿地生态文化的体验高地,龙窝湖湿地水草丰美、水鸟翩跹,落日余晖洒向江面,粼粼波光与漫天霞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网络名人们沿着湖岸漫步,沉浸式感受长江生态之美,用镜头记录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瞬间,不少人感慨:“在这里读懂了长江生态保护的丰硕成果,每一帧都是值得珍藏的风景。”
次日,采风团的脚步迈向长江文脉浸润的非遗活化园区 —— 中国铁画创意园。一进门,叮叮当当的锻打声便不绝于耳,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林合先生早已等候在此。他现场溯源芜湖铁画的文化渊源,从明清时期的技艺萌芽到如今的创新发展,生动讲述铁画 “以铁为墨、以锤为笔” 的传承故事。在大师的指导下,网络名人们亲手拿起铁锤,体验锻打技艺,火花四溅间,冰冷的铁块逐渐显现出简单的造型,让大家深刻感受 “铁骨生花” 的匠心魅力,读懂非遗在新时代的活化密码。
行程尾声,采风团齐聚长江开放文化的城市客厅 —— 芜湖滨江公园。百年老海关古建筑静静矗立,见证着芜湖作为长江沿岸开放城市的发展变迁。网络名人们在此合影留念,远眺长江奔腾东去,江面船只往来不息,江风拂面间,既能感受皖江大地的壮美风光,更能体会到安徽奋起的磅礴力量。
“这两天的采风之旅收获满满,芜湖的长江文化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生态的美度,更有创新的活力。” 一位资深自媒体博主表示,将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把芜湖的非遗魅力、生态风光与开放精神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据悉,此次安徽自媒体同心圆系列活动长江文化专场以 “长江文化” 为核心纽带,借助自媒体的传播优势,让开放包容、源远流长的芜湖长江文化内核被更多人看见、读懂、喜爱。活动不仅为网络名人们提供了深度感受长江文化的平台,更搭建起芜湖与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助力长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李青松 编辑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