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小卞今天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中方发布避免前往日本旅游通告后,中俄双向免签政策落地让俄罗斯旅游热度暴涨、日本旅游遇冷,同时带动两国多领域交流的市场现象与背后逻辑,这样的跨境旅游新趋势会不会让更多国家加入免签合作阵营呢?
中俄友谊的双向奔赴,早有铺垫
前脚中方刚发布避免前往日本旅游的通告,近50万张日本机票被取消,大家还在纠结出国游荒去哪填补,后脚俄罗斯就送上神助攻。
网友们用脚投票,购票软件里赴俄机票搜索量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冲,莫斯科直接冲进全球热门搜索城市前十。
北京到莫斯科航线搜索量暴涨3.4倍,武汉到圣彼得堡的搜索量更夸张,同比上周飙升14倍,这热度简直烫嘴。
这波免签可不是临时起意的突发福利,而是中俄友谊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妥妥的你投我桃,我报你李。
今年9月15日,中方率先出招,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的公民试行一年免签政策。
和以前仅限5到50人的团体游不同,这次直接取消团队限制,不管是来旅游、经商还是走亲戚,只要停留不超过30天,都能说走就走。
这波诚意满满的橄榄枝抛出去,俄方立马给出积极回应。
中俄双向免签落地:顺势而为的双向奔赴,旅游圈冷热两重天
俄方先是升级对华电子签证政策,将停留期限延长至30天,签证有效期也拉长到120天,用实际行动释放友好信号。
紧接着,普京在9月的东方经济论坛上提前剧透,明确表示俄方会推出对等免签政策,这一表态直接给两国游客吃了颗定心丸。
直到11月18日的高层会谈上,这项备受期待的合作正式敲定,中俄双向免签终于从设想变为现实。
事实上,中俄在人员往来领域早已打下坚实基础。
两年前,两国就达成了互派旅行团免签的共识,2023年更是顺利恢复了互免签证团体游业务。
从旅游数据就能看出,两国游客互访的热情早已按捺不住。
2024年,中国赴俄游客达到84.8万人次,同比暴涨2.2倍,俄罗斯赴华游客数量更亮眼,直接突破300万人次。
2025年1至7月,23.7万俄罗斯游客踏入中国,同期也有26.2万中国游客前往俄罗斯,如此扎实的流量基础,让双向免签政策的落地显得顺理成章。
旅游市场两极分化:日本遇冷滞销,俄罗斯热度爆棚
旅游圈近期呈现出鲜明的冰火两重天景象。
一边是日本旅游业因不当言论被按下暂停键,近50万张相关机票被取消,曾经热闹的景区变得门可罗雀,人气大幅下滑。
另一边则是俄罗斯旅游圈彻底沸腾,各项相关数据全线飘红,热度居高不下。
中俄双向免签消息一经公布,各大旅游平台瞬间被网友的出行热情挤到承压。
携程平台上,俄罗斯相关旅游关键词当日搜索量环比直接翻倍,莫斯科、圣彼得堡、海参崴、伊尔库茨克、摩尔曼斯克稳居热门目的地前五。
去哪儿平台的数据更显夸张,截至11月19日上午9点,北京、成都、上海等主要城市飞往莫斯科的航线搜索量暴涨。
乌鲁木齐、天津等城市前往圣彼得堡的搜索量,也较上周出现大幅增长,旅游市场活力彻底被激活。
除了机票,俄罗斯的酒店预订量也跟着沾光,同比上涨43%。
旅行社更是忙到脚不沾地,咨询量一夜之间翻了3倍,其中80%以上都聚焦在12月至次年2月的冬季线路。
毕竟以前办俄签,要准备一堆材料,等审批没个十天半个月下不来,还得花几百块签证费,现在这些都省了,说走就走的快乐谁能拒绝。
让人放心的是出行运力,目前中俄航班量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94.9%,中国航司和俄罗斯航司占比基本对半分,分别超52%和47%,完全能hold住这波旅游热潮,不用担心买了票却没航班。
免签政策激活的不仅是旅游流量,还让赴俄游客出现了明显的派系分流,中老年人和年轻人各有各的玩法,主打一个互不打扰又各自精彩。
中老年人的旅游清单里,红场、冬宫这些经典景点是标配。
他们更偏爱慢悠悠的节奏,在莫斯科感受历史底蕴,在圣彼得堡欣赏欧式建筑,顺便打卡芭蕾舞表演、体验滑冰,把俄罗斯的文化风情挨个解锁。
对他们来说,旅游是放松身心的良方,也是感受异国历史沉淀的契机。经典路线历经岁月检验,凝聚着旅行的精华,选择它,永远不会出错。
年轻人的玩法则硬核得多,90%的30岁以下游客都把目标瞄准了北极圈,直奔摩尔曼斯克追极光,主打一个极限浪漫。
在社交平台上,摩尔曼斯克极光相关话题讨论量单日突破百万,一篇介绍极光攻略的笔记点赞量轻松超过10万,年轻人都在评论区喊着终于能说走就走追极光了。
除了追极光,北冰洋追鲸、驾驶雪地摩托、狗拉雪橇、在世界尽头荡秋千这些刺激项目,也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关键是,俄罗斯极光线路性价比超高,花费仅为冰岛、挪威等同类目的地的一半左右,极光出现概率却毫不逊色,堪称性价比之王。
这股追光热潮还带火了一个新职业,极光猎人,这些从业者大多是在俄留学生兼职,要想胜任这份工作可不简单。
得会通过专业APP和卫星观测平台分析风向、云层,精准预判极光KP值,还得懂专业摄影,帮游客定格和极光的完美合影。现在这活儿供不应求,成了留学生们的香饽饽兼职。
这波双向免签可不是单方面的福利,是实实在在的双向惠民,中俄游客互相串门,不仅带火了旅游,还催生了不少新商机。
对中国游客来说,免签政策省了钱又省了时间,以前办签证的几百块费用和一堆繁琐材料全免,说走就走不再是口号。
对于常住俄罗斯的20万中国公民来说,这更是天大的好消息,他们大多以经商为主,流动性大,免签让往返中俄更便利,也能更好地推动两国商贸交流。
俄罗斯朋友们来华旅游,彻底解锁了边逛边吃+疯狂扫货的快乐模式。
海南三亚凭着东方夏威夷的魅力,成了他们的心头挚爱,2025年前8个月就迎来了30.1万人次俄罗斯游客,沙滩上随处能看到晒太阳、享受惬意时光的俄罗斯旅客。
免签政策的红利也让深圳收获满满,政策实施仅一个月,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俄罗斯旅客数量就暴涨43%,热度直追热门目的地。
除此之外,北京、上海、哈尔滨、张家界也稳稳占据俄罗斯游客热门打卡地TOP10,其中上海前三季度接待的俄罗斯游客同比增长48.14%,人气持续攀升。
最具烟火气的当属黑河早市,这里成了俄罗斯游客的采购天堂,他们背着大包小包穿梭在摊位间,中国传统早餐大包子、豆浆、油条成了他们的新宠。
更有战斗民族特色操作,早餐配啤酒,独特吃法让人忍俊不禁。
东北商家们精准捕捉到商机,烧烤店老板赶紧组织服务员突击学习俄语,还量身打造特色套餐,就盼着迎接俄罗斯客人。
网友们也纷纷开启调侃模式,脑补出达瓦里希,这锅包肉嘎嘎香,再来一盘的东北话+俄语混搭对话,甚至打趣怕俄罗斯朋友来了中国就舍不得走,趣味互动拉满。
免签政策就像是旅游消费的强心剂,极大激发市场活力。
当下,中国已对75国推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政策,此外,还有55国可享受过境免签待遇,为跨国旅行增添便利,政策放宽成效显著。
今年上半年,国内离境退税商店数量逾7200家,享受退税旅客人数同比激增186%,这一数据直观彰显出免签政策对旅游消费的强劲拉动之效。
中俄双向免签的落地,不仅让两国公民跨境出行更便捷,更全面激活了旅游、商贸、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活力,让中俄友好的理念渗透到民间。
这是两国人文交流的升级,也为双方各领域深度合作筑牢了民意基础,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网友们已经开始畅想未来的跨境玩法,有人说以后中俄周末游都不是梦,周五下班飞莫斯科,周日晚上飞回来,打个飞的就能体验异国风情。
还有人预测,俄罗斯的极光线路会彻底碾压冰岛,成为年轻人追光的首选目的地,毕竟性价比摆在这,谁能拒绝花更少的钱看更美的风景。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着急,目前官方还没公布具体的停留期、入境口岸等细则,还是要静待通知。
出行前还有几个细节要注意,首先得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比如俄罗斯的礼仪禁忌、支付方式等,避免闹笑话。
还有就是要提前做好攻略,尤其是计划去摩尔曼斯克追极光的朋友,最好提前联系好极光猎人向导,不然很可能因为光污染或天气原因扑空。
另外,虽然中俄航班运力充足,热门时段的机票还是要趁早下手,免签政策正式生效后,大概率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还有换汇、通讯等问题,提前做好准备才能让旅程更顺畅。
总的来说,这波中俄双向免签真的是双赢的好政策,不去日本旅游没关系,俄罗斯的极光、历史古迹、特色美食正在向大家招手。
随着政策的落地,会有更多人走进彼此的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魅力,让中俄友谊在互相串门中越走越近。
未来还可能有更多跨境惊喜,请大家也小卞一起期待这场跨越国界的友好互动,解锁更多不一样的跨境玩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